第(2/3)頁 樣車造了一臺,試運行后沒有任何問題。 高興地把廣告打出去,還成功接到了五輛訂單。華星重工美滋滋開始量產之后,忽然間問題來了,還非常嚴重…… 有問題當然要解決,否則訂單延期,或是第一次推出的全新產品就有嚴重問題,那不是砸了華星重工多年努力做出來的口碑么? 可是240噸級礦用輪式自卸車技術上的問題,誰能解決? 國內可以制造出來同等級別的重工業寥寥無幾,三一、徐工、湘電、柳工? 求助這些同行,他們還不把牙給笑掉? 李華星完全可以想得到,到時候不僅他們不幫忙,還會把好高騖遠、不自量力、志大才疏,螳臂當車這些美好的評價,一股腦地送給自己。 求助國外? 我靠國外那些老牌重工企業,恨不能國內所有重工業全部死絕,尤其是礦用設備的世界巨無霸卡特彼勒集團。 原來國內重工沒起來時候,卡特彼勒在國內火得一塌糊涂。 然后國內每出一個同類型產品,卡特彼勒的銷量就要下去整整三分之一。 是全球銷量的三分之一,尤其那些購買力差的不發達國家,簡直被國內這些重工企業擠兌的叫苦連天。 找他們不行,李華星急的連開了三次技術公關大會,可是一幫老技術員研究了的高血壓都上來了,也沒研究出個所以然。 李華星情急之下,忽然想到了龍溪灘,那個小小的機械加工廠。 想到龍溪灘的小小加工廠,完全是因為游艇駕駛員的一次匯報。 天盛礦業一次采購了五輛,還有其它大規模的礦用設備,李華星當然高興。聽說天盛礦業的掌上明珠夏慕要玩海釣,李華星非常樂意地把自己私人游艇連同駕駛員一起借了出去。 夏慕青的出海不是太順利,游艇駕駛員剛帶著她繞著中云海岸線兜了一圈,就在龍溪灘附近,把兩個螺旋槳雙雙報廢。 李華星聽到這個消息,沒有絲毫心痛。兩個螺旋槳幾萬塊錢事情,又是自家駕駛員捅的簍子。 李華星怎么會心痛呢? 但是李華星被一件小事,勾起了興趣。 駕駛員說按照導航隨便找了家附近船廠,準備停泊修理。但是這家船廠早已倒閉,換了一名搞機械加工的老板。 論機械加工,整個中云,誰敢跟他李華星比技術比規模? 但是這家機械加工廠,用實際行動給李華星上了一課。 駕駛員說這家加工廠老板,估計是嫌游艇太占地方,正好又跟夏慕青認識,就用鋁合金車了兩對螺旋槳,給游艇換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