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這幾十年一直想去,有件事情我必須去做,但是一直都沒有機會,”越師傅垂下眼瞼,一舉一動都縈繞著老年人的暮氣,“以后應該也不會有機會了。” 在路明非的感知里這個老人很奇怪,他的氣息中龍類所占的比例接近尼伯龍根里的村長,卻更加平和穩定,身上沒有半點龍類的特征顯現。 然而當路明非更加細致深入地去探尋他的氣息時,卻發現這些氣息宛如無根的浮萍,雖然強盛,卻缺乏根基。 這種氣象往往只會出現在壽元將盡的強者身上,血統比這位老人高出一線的村長已經接近三百歲,依舊生龍活虎。 據當代村長本人所言,上一位村長足足活了三百七十年,而他的血統比上代村長還要強一些,活到四百歲也是有可能的。 如過這位老人確實壽命將近,那他的年紀應該超過三百歲了。 路明非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但是目前來看對方似乎只是一個想在平靜中度過生命最后時光的老人。 路明非和越師傅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因為聊天的語言變成了中文,所以蘇曉檣也加入了聊天之中,只有什么都聽不懂的桐谷在一旁干瞪眼。 “好了,你們的面!” 越師傅將三碗面分別擺在三人面前,一直沒有說的桐谷終于忍不住開口:“越師傅,你是不是少給了我一些配菜。” 桐谷面前的是一碗很普通的叉燒拉面,薄厚均勻的叉燒擺在面條上,濃厚的湯底表面泛著誘人的油光,溫暖的香氣驅散了雨所帶來的濕寒。 這是一碗相當優秀的拉面,縱使是名物拉面里的招牌拉面和它也只是伯仲之間,越師傅幾十年的手藝在一碗拉面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然而和旁邊的兩碗拉面一比,它卻顯得有些寒酸。 鳴門卷、扇貝、海苔、溏心蛋、筍干、大蔥絲、天婦羅蝦…… 琳瑯滿目的配料幾乎將面完全遮住,高出碗沿一大截,像是一支鶴首瓶中插滿了盛放的茉莉、木槿、紫陽和洋桔梗。 “沒有少給啊,”越師傅攤手,“我只是多給那位小哥個女士加了一點配菜而已。” 桐谷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碗里的幾片叉燒,又看了看旁邊路明非碗里的花團錦簇,頓時有種看自家的名古屋交趾雞旁站了只綠孔雀的感覺。 他無聲地看著越師傅。 “好了,別用那種眼神看我,”越師傅又夾了亮片叉燒放進桐谷碗里,“別人從中國不遠千里來日本旅行,我多一些優待怎么了?” 白得兩片叉燒,桐谷的心情顯然好了不少,跟路明非搭話道。 “話說路君,你們來日本,有沒有去東京灣?聽說那里前段時間是有海豚表演的,是一個巡回馬戲團在那里進行公演。”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