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了王凌的分析,眾將大喜,拍著手掌說道:“對啊,一萬人的飯和四萬人的飯,升騰起來的炊煙肯定相差巨大,看炊煙肯定能看出端倪來,還是將軍英明!” 王凌點(diǎn)了點(diǎn)頭,沉吟道:“耐心等待吧,中午就要到了,屆時看炊煙便能清楚蜀軍虛實(shí)了?!? 王凌與眾將在城頭上等待著,目光望著漢軍營寨片刻不移。 中午很快就到了,漢軍營中,伙頭軍們也開始生活做飯了。 一個空著的伙房中,兩個士兵忙著往鍋里加水,一個士兵抱著柴火走了過來,埋怨道:“真不知道趙將軍在想什么,咱們只有一萬人,竟然要燒四萬人的灶,這不是浪費(fèi)柴火嗎?!? 一個士兵提著木桶,對著那生火的士兵呵斥道:“將軍他這么做必有深意,你說那么多做什么?柴火多加點(diǎn),這個燒好了,把另外一個灶也給燒起來,我再去打點(diǎn)水。可別給我偷工減料,壞了將軍的大事。” 先秦時期,孫臏曾經(jīng)采用減灶計來對付龐涓,第一天,在撤出營地留下的軍灶,足夠10萬人吃飯用。第二天留下的軍灶只5萬人吃飯用,第三天只夠3萬人吃飯用,軍灶逐步減少,讓龐涓誤以為齊軍出現(xiàn)大規(guī)模逃亡。 憑借灶臺的數(shù)量,可以推算出兵馬的數(shù)量,而土灶燒柴,會升騰起炊煙,憑借炊煙,其實(shí)也可以大致推測兵馬的數(shù)量,只不過沒有數(shù)灶臺那么準(zhǔn)確罷了,可能會出現(xiàn)很大的誤差。 但四萬人所用灶臺燒起來的炊煙和一萬人所用灶臺燒起來的炊煙,肯定有很大的差異,憑借炊煙的濃郁程度,可以判定漢軍營寨到底是有四萬人還是只有一萬人。 不過諸葛亮神機(jī)妙算,虛實(shí)相間之計,怎么可能不想到炊煙這一節(jié)上來? 因此趙云早上便下了命令,讓士兵將所有營寨中所有的土灶都燒起來,飯仍舊是煮一萬人的份,但灶要升起火來,怕燒壞了鍋燒水就行了。 像數(shù)萬人的大軍營,一個伙房的士兵肯定是忙不過來,做不出這么多分量的飯來的。士兵一般是以營,部,曲為單位分開做飯,灶臺分布在軍營各處。 因此士兵將灶臺燒起火來之后,整個漢軍營寨便開始籠罩在煙霧之中。 “蜀軍生火做飯了,你們快看!” “這煙霧挺大的,分布營中各處,肯定不止是一萬人?!? “蜀軍營寨絕對不止一萬人!” “這諸葛亮肯定是故意藏兵不出,派趙云過來挑釁,誘騙咱們出去進(jìn)攻,真是詭計多端!” “不過諸葛亮千算萬算卻算漏了炊煙,四萬人的炊煙豈是能無聲無息就隱去的?” 王凌見此,也是松了口氣,沉吟道:“如今可以斷定這是諸葛亮的計謀了,咱們不必理會蜀軍,好生守著城池,等待援兵就是。” “諾!”眾將拱手領(lǐng)命。 趙云率兵在城外罵了一陣,便率兵回營用飯去了。 用過飯后,趙云又率兵前來挑戰(zhàn)。 只是王凌已經(jīng)認(rèn)定這是諸葛亮的陰謀詭計,根本沒有理會趙云,甚至都不出來與趙云答話了。 到次日,趙云仍舊是故技重施,營寨之中,士兵仍舊燒四萬人的灶,而趙云也還是率兵前往西陽城下罵戰(zhàn)。 第二天天黑,趙云領(lǐng)軍退去,王凌率領(lǐng)眾將來城頭巡察。 一將望著趙云遠(yuǎn)去的背景,冷笑道:“人常說諸葛多智,我看不然,計策明明不成,卻偏要繼續(xù)用下去??蓱z趙云老兒,每日出兵挑戰(zhàn),只怕累的晚上要睡不好咯?!? 王凌聽了這話,原本輕松的臉色突然變得凝重起來,心中暗道:“諸葛多智,就算一時間忘了炊煙這件事,但應(yīng)該很快就能想到,怎么會連續(xù)兩日如常呢?難道這是諸葛亮虛張聲勢之計?” 想到這里,王凌一顆心沉到了谷底,心中下定決心,明日如果漢軍還是這樣,一定要派兵出去進(jìn)攻漢軍,探探漢軍虛實(shí)! 漢軍營寨。 趙云與霍峻相對而坐,吃著晚飯。 看著趙云放下碗筷,霍峻詢問道:“子龍吃飽了嗎,不夠我讓他們在拿點(diǎn)過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