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百八十五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1/3)頁

    唐興在風平浪靜的赤道無風帶上航行,總覺得自己航行在世界之外,沒有疾病、食物、飲水的困擾,讓船上的生活,有些索然無味,就連那些倭人也只會恭敬的跪在地上,虔誠的贊美大明皇帝、番都指揮和大明水師的慷慨。

    在這個過程中,唐興思考了幾個問題,并且在和范德行進行溝通之后,得到了一些答案。

    三百余艘三桅大船,是在大明密州市舶司建立之前,大明海商們所擁有的海船的數量。

    在陛下率領大軍南下平叛的時候,有無數的船只前往密州市舶司登記,這里面的三桅大船只有一百三十多艘,當時,整個大明絕對不超過四百艘三桅大船。

    受船只限制,在正統十四年的時間里,大明海商每年只能輸出價值不到七十四萬兩銀子的貨物,這意味著,在正統年間,每年最多只能輸入七十四萬銀兩入明。

    而正統十四年每年僅僅南衙折銀,就超過了一百一十萬兩銀子,這代表著大明朝廷折銀需要向豬圈里的銀子發起攻勢,這是極其困難的。

    三百余艘的數量,并不是大明的巔峰數字,甚至還不如永樂年間的零頭。

    也就是說,自從永樂十九年起,大明官船官貿的活躍期結束,大明海商的三桅大船們并沒有填補大明官船官貿的空白,大明海商三桅大船的數量從三千余降低到了三百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國海貿的衰落呢?什么原因,造成大明海商們在沒有官船官貿的壟斷之后,仍然無法填補海貿的空白呢?

    答案是,沒有武裝商舶,更加確切的說,缺少海上武裝力量。

    景泰二年,唐興和李賓言至密州組建密州市舶司,李賓言武裝商舶時,僅限制入港不得張弓填藥,收斂刀兵,便可以入港,自此之后成為了定例。

    毫無疑問,大明海商在海外經營貿易時缺乏有效的保護,甚至沒有自保手段,是大明海貿在永樂年后快速萎縮的根本原因。

    而大明水師的恢復速度并不緩慢,但是依舊無法為海商聽提供充足的保護。

    單槍匹馬、赤手空拳的大明海商,面對強大的仗劍經商的大食、葡萄牙、西班牙商人,真的能夠搏出一條生路來嗎?

    而即將完成環球航行的唐興,深刻的意識到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大明水師,鞭長莫及。

    這個世界真的太大了大明水師即便是能夠保護南洋海商利益,那么西洋、大西洋、東洋和大東洋呢,所以武裝商舶成為了一個不太完美的答案。

    除了武裝商舶之外,大明海商出海并沒有完整的利益同盟,用陛下的話說,大明的勢要豪右只想躺著收租,自己不賺錢也要打垮對手,這種做法真的賺得到錢嗎?顯而易見,很賺錢,但是前期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劉永誠曾經在交趾和交趾商賈商談過糧食價格,若是大明海商們有利益同盟,還需要朝廷出面去商談此事?

    大明海商在很多時候根本無法保護自己在海外的利益,哪怕是委曲求全,只能遭受更多的羞辱罷了,所以,大明的海商們需要一個主心骨,需要一個利益同盟,來維護大明海商的利益。

    而這個利益同盟,需要大明朝廷去主持。

    大明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生產力,擁有著全世界最大的商品優勢,而這種優勢不能轉化為勝勢,甚至不能轉化為利益,是大明朝廷的失職,是大明朝廷的失道。所以,大明在海貿事上,要堅持不斷的振興水師、要武裝大明商舶、要組建利益同盟,要將商品優勢轉化為利益,進而轉化為勝勢。

    大明海貿衰敗的后果是什么?

    是倭寇橫行。

    倭寇這玩意兒,就跟老婆餅里沒有老婆,就像是之前安南國的老四黎思

    誠是個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裝。武裝了商舶,擁有了利益同盟,商賈們豈不是要聯合起來,橫行海上,成為倭寇,侵擾大明海疆了嗎?看似如此,但是現實世界的邏輯是,永樂年間,放眼望去,連西洋都沒有多少海盜,大明的海商忠心不二,大食國、倭國的海商們搖尾乞憐,連室町幕府的將軍,都要接受大明皇帝的冊封,才能坐得安穩。

    武裝商舶沖擊大明水師的戰座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店市| 阿合奇县| 静宁县| 沂南县| 梁山县| 巫山县| 六盘水市| 怀柔区| 延边| 阜新| 基隆市| 曲松县| 临武县| 翁牛特旗| 西贡区| 卓尼县| 富顺县| 专栏| 凤凰县| 呼伦贝尔市| 灵山县| 乌拉特前旗| 石阡县| 宿州市| 甘孜| 稷山县| 乐昌市| 岑巩县| 昂仁县| 广德县| 长宁县| 东丽区| 肥东县| 始兴县| 保靖县| 孟连| 万全县| 虹口区| 商水县| 丹巴县| 罗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