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南塘工房有兩口水井,這兩口水井,都安裝著兩個筒車,就是螺旋式水車。 一個長筒,轉動筒內部軸的旋轉,帶動螺旋葉的反方向運轉,托水向上平移,達到升水目的。 它還有一個名字,叫龍尾車。 龍尾者,水象也,象水之宛委而上升也,固曰龍尾車。 龍尾車的原理是阿基米德螺旋運動原理。 兩口水井的龍尾水車除了動力外并無任何不同,東邊一口龍尾水車是畜力,是從大明皇帝朱祁鈺的馬場里選出耐力最強的馬,西邊一口則為大明皇帝的蒸汽機。 朱祁鈺搓出來的蒸汽機到底能干多少活兒,這就需要度數旁通去解決。 實驗的平臺已經搭建完成。 在次日清晨剛蒙蒙亮的時候,廣州府煤鋼廠、織造局、酒廠、紡紗廠等若干官廠總辦、兩廣商總帶著數位商賈來到了南塘工房。 他們一進廠,就看到了一匹馬在不停的轉動著,驅動著龍尾車抽水,而另外一旁,卻是冒著蒸汽的蒸汽機。 這是一個全新的機器,大明朝的兩名工匠,正在神情緊張的觀察著蒸汽機的運行情況,在本子上寫寫畫畫。 水順著管道流入了容器之中。 而總辦、商總等一眾商賈,被攔在外面看著那機器嘖嘖稱奇,四個時辰后,朱祁鈺出現在了工房之內。 工部郎中金萬盛趕忙俯首說道:“陛下,結果出來了,馬在四個時辰內,共將七十二萬斤水提升了一丈,馬已經累趴下了。” 七十二萬斤水,就是三百六十噸,這是朱祁鈺這個大明皇帝馬場里耐力、體力最上乘的后山馬,一般到了征戰的時候,朱祁鈺才舍得騎的戰馬。 “蒸汽機呢?多少?”朱祁鈺對蒸汽機的成績頗為期待。 工部郎中金萬盛稍微猶豫了下,略微有些忐忑的說道:“在四個時辰內,蒸汽機將七十萬斤水提升了一丈,不過蒸汽機還能繼續。” 陛下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搗鼓出來的玩意兒,居然還不如一頭牲畜,還少了兩萬斤,實在是讓金萬盛極其忐忑不安。 朱祁鈺面露狂喜說道:“很好,停了吧,很好啊!” 現在朱祁鈺搗鼓出來的蒸汽機的功率大約是一馬力,就像是大明混凝土的硬度用“一腳”這個單位一樣,這是度數旁通以來的成果。 而一馬力的工作效率,已經大大的出乎了朱祁鈺的預料之外,他本來以為能有個半馬力的成績,結果卻讓他格外驚喜。 “把匯總拿進去,讓他們討論討論。”朱祁鈺將手中還熱呼的數據交給了金萬盛,讓他進去和那些商賈們撕扯。 撕扯什么? 撕扯眼下的蒸汽機,到底會不會被人們大規模接受。 買的不如賣的精明,這幫斤斤計較的商賈,今天齊聚于此,是幫大皇帝核算成本來了。 同樣計省的內帑太監林繡和戶部郎中王祜也在屋內,朱祁鈺坐到了屏風之后,靜靜的聽他們討論。 “王商總,最近在哪里發財?”一名商賈諂媚的問道。 王琦岳搖頭說道:“哪里發財,都是討口飯吃罷了。” 王琦岳是廣西人,是兩廣新晉商總,四大家大廈崩塌后,他這個叼毛就冒了出來,江湖盛傳王琦岳有兩千條船,手下有兩萬船夫,是黑白通吃、手眼通天的人物。 而朱祁鈺則知道這個商總的底細,是欽州王氏的家主,泛舟前往爪哇和忽魯謨斯販賣石油暴富,王琦岳本身也是勢要豪右,不過響應皇帝號召,不在大明搞收租,跑去海外壓榨外番蠻夷去了。 戶部郎中王祜、工部郎中金萬盛、內帑太監林繡,拿到了蒸汽機的數據,而后傳給了在座的所有人。 林繡笑著說道:“皇爺爺就想知道,如果有的選,你們會選哪個?是馬還是這蒸汽機?” “大家安心,皇爺爺說了,這次不是攤派給諸位買賣蒸汽機,說實話,這新東西,官廠還要先用。” 想買,得排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