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1/3)頁

    欣克敬不喜歡表現自己,他和陸子才一起完成了《解剖論》,世人或許會記得陸子才的名字,忘記了他,但是他不是很在乎。

    陛下提到他們的時候,從來都是一起,授勛也是一起,榮譽也是一起,這就夠了。

    全天下有幾個人有奇功牌的?

    欣克敬就有一枚,足慰平生了。

    若是沒有陛下,他就是和那些寂寂無名的太醫一樣,是個普通再普通不過的良醫,僅此而已了。

    但是有了陛下,這一切都不同了,他成了岐圣門廷的一圣之一,在太醫院他同樣是閻羅,出了太醫院,他就是起死回生的圣人。

    胡長祥最近考到了太醫院,是個很勤快的讀書人,而且見血不是很怕,雖然年紀大了些,不過十分的勤勉。

    欣克敬完全沒有把胡長祥和胡濙聯系在一起。

    胡長祥也從來沒說過自己是禮部尚書的兒子,他主要怕挨罵,胡濙的名聲,可不太好。

    在仕林之中,胡濙有投獻之嫌。

    何為投獻呢?

    就是盡忠竭力效忠皇帝,就是投獻,這股風氣從明初就有,任何一個給大明皇帝效命的文臣,都是投獻的人。

    止投獻這種風氣,自明初就在仕林里非常廣泛。

    欣克敬當然不會把胡長祥和胡濙聯系在一起,胡長祥太老實了。

    胡濙的滑,已經是舉世皆知了。

    欣克敬帶著十數名太醫來到了燒毀的集寧府,這里被毀的干干凈凈,已經有掌令官帶著民夫和百姓,在營建新的集寧府了。

    集寧城內的房屋被縱火燒毀了大半,剩余都被大明的工匠們給拆了。

    同行的還有工部營繕司郎中、石景廠總辦蒯祥,他本身就是營建城池的一把好手,在營建京師中,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經驗。

    新的集寧府正在大明皇帝的引領下,大明百工的指導下,大明百姓的勞動中,緩緩的新生。

    一場大火燒毀了集寧,也是這場大火,讓這個古城再次涅槃重生。

    欣克敬帶著胡長祥,帶著大明的太醫,培訓著大明的軍醫和府醫倌。

    大皇帝總是如此的慷慨解囊,他們寫下了的圖文并茂的解剖論,已經被雕版印刷而成,所有的醫倌,都要經過太醫的培訓才能就醫。

    欣克敬非常的辛苦,主要是授課和坐診。他不負責處理奸細,一應都會送到太醫院去。

    胡長祥也非常的辛苦,這些知識,他從未接觸過,只是聽父親說起過一些,一些過去始終無法理解的問題,開始迎刃而解。

    就像黃疸為何會讓皮膚變黃一樣,人類和一些動物似乎沒什么區別。

    比如血是紅色的,比膽汁是黃色或者黃綠色,比如大部分的五臟六腑也完全相同,比如人和兔子一樣,在胸腔都會有一層膈膜。

    人類和猴子居然可以那么的相似,甚至連病都相同,猴子卻比人類蠢了那么多!

    當然這是相比人類而言。

    但是鳥類的骨骼是中空的,人的骨骼卻是實心的,這一切似乎都非常奇妙。

    陛下給大明的醫倌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胡長祥忽然覺得自己這糊里糊涂的一生,有了點新的目標。

    于謙不斷奔波也十分的辛苦,大明軍在集寧也非常辛苦,但是這份辛苦,總是見到了回報。

    大明的官道驛路很快就平整好了,人走的多了自然有路,只是皇帝一聲令下,這些路邊變得寬闊,變得平整,變得不那么的泥濘。

    整個集寧的周圍建起了新的村落,這些村落的周圍種上了大豆、菜瓜、火麻,郁郁蔥蔥,長勢喜人,就如同那新生的集寧府。

    當然這些菜瓜多數都會賣到宣府或者大同去換鹽、鐵鍋、農具這些生活必需品。

    大明的掌令官說的很明白,他們的農具和工具是借給百姓的。

    太陽再次升起!

    于謙打馬從官山議事臺迎著朝陽策馬而下,官道是用煤渣鋪成,不會泥濘,更不會存水,他帶著兩百校尉,一路策馬狂奔。

    今天新的集寧府,夯土城墻包磚落成了。

    這些磚,是集寧附近的村落辦得磚廠,他們將燒好的磚,拉到了集寧府,朝廷撲買,給予糧食供養村落。

    掌令官又教給了這些生民一個道理,那就是勞有所獲,絕對沒有不勞而獲的好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济市| 江油市| 洛扎县| 襄垣县| 青田县| 德化县| 开化县| 淄博市| 苏尼特左旗| 石棉县| 南澳县| 铜鼓县| 清新县| 镇江市| 漳平市| 莆田市| 鹤庆县| 邹城市| 墨玉县| 托克逊县| 呼伦贝尔市| 唐河县| 电白县| 扬中市| 中超| 双流县| 明溪县| 临洮县| 富顺县| 河南省| 康乐县| 灵璧县| 杨浦区| 内乡县| 罗定市| 彩票| 沂南县| 犍为县| 泰顺县| 灵山县| 元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