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明的官鑄錢,洪武通寶多數都用于朝貢貿易了,永樂通寶多數用于海貿,大明的官鑄錢向海外流失,也是老調重彈了。 朱祁鈺沒打算把廷議辦成鹽鐵會議,廷議是制定政令的地方。 而且讓這幫明公理解如何通過鑄幣權,來海外收稅這件事,非常的困難,這不是個一蹴而就的事兒。 朱祁鈺繼續說道:“銀幣不能吃,也不能喝,更不能點燃取暖御寒,草原貧瘠,他們必然要持幣前往大明購買日常所需。” “若是這幫瓦剌、韃靼、兀良哈的臺吉們,愿意屯幣,他們用牲畜、馬匹換來的銀幣,在他們的馬廄里堆積如山,他們的百姓就會餓死、凍死!” “他們自己就殺死自己了!” “何必大明京營舟車勞頓,長驅萬里呢?” 眾多朝臣愣了許久,陛下說的是如果,但是這種事,真的有可能發生… 夏衡低聲說道:“陛下,臣以為未嘗沒有可能,這些草原臺吉們,若是肯屯幣,草原必然民不聊生。” 朱祁鈺敲了敲桌子說道:“不可能,若是屯幣居奇,不到貢市更換鹽、糧、鐵、茶等物,他們的百姓怎么吃?怎么喝?民不聊生,百姓困頓不已,大明天兵至草原,他們又如何應對?” “這種自斷手腳之事,瓦剌和韃靼人,有那么愚蠢嗎?” “我們不應該把消滅敵人,寄希望于敵人的愚蠢,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想法!” 料敵從寬是朱祁鈺登基以來,對所有軍事行動的最高指示,進攻瓦剌,他連【天子北狩】的結局都放到了里面。 于謙俯首說道:“陛下圣明。” 這是道路問題,消滅敵人,應該是大明完全康復,一拳錘出去,砸的瓦剌人五六十年,緩不過氣兒來,方為正途。 而不是寄希望于敵人的愚蠢,是一種怯懦。 群臣聽聞,立刻俯首說道:“陛下圣明。” 于謙坐直了身子說道:“其實陛下…他們真的會這么做,就是陛下說的,自斷手腳這種蠢事,而且不止一次。” “永樂年間,太宗文皇帝鑄永樂通寶,臺吉們,屯幣居奇,草原之上,民不聊生,數個部族歸附大明,兀良哈部,就是在那時從韃靼部分裂而出,成為大明鷹犬。” 朱祁鈺愣了下說道:“他們不管百姓們的死活嗎?” 于謙點了點頭說道:“永樂十六年七月庚寅日,太宗文皇帝下敕諭,教化瓦剌、韃靼、兀良哈部臺吉,安民之道。” “所以,草原衣用全無,生鍋破壞,百計補漏之,不得已,至以皮貯水煮肉食,并不僅僅是大明征伐原因。” 于謙說起了舊事,在之前討論瓦剌問題的時候,于謙說過很多次,他有很多種辦法弄死瓦剌人,最少有九種! 但是那需要陛下的支持。 軍事失敗必然帶來政治失敗,比如北元王庭去皇帝位復稱可汗,復稱蒙古就是政治失敗。 軍事失敗也必然導致經濟失敗,打又打不過,大明不噶韭菜,瓦剌人的肉食者,自己噶的飛起,折騰的民不聊生。 連朱棣都看不下去了,怒飭他們上干天怒,怨聲盈路。 朱祁鈺突然發現,他只是為了讓互市更加透明一些的小想法,不經意間,就成了又一個天怒人怨的政令。 肉食者鄙,自古如此。 夏衡拿不定主意,愣愣的說道:“陛下,依舊以銀幣算,還是以糧食、鹽、鐵等物算?” 朱祁鈺點頭,平靜的說道:“銀幣。” 群臣聽聞,默不作聲。 這的確還是他們熟悉的那個大皇帝陛下,狠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