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是一連串的軍事調動。 楊洪回調任京城,此戰除楊洪之外,殺敵復活最多者建平伯高遠,任宣府總兵官,再加上楊洪兩個人侄子,足以為大明看守門戶。 楊俊升任京師副總兵官,則是接替父親衣缽,掌京師東直門、西直門、阜成門外三大營之一的阜成門。 而范廣,要前往遼東整飭軍隊。 孫忠提到的廣西總兵官安遠侯柳溥,依舊鎮守兩廣,為寧陽侯陳懋左膀右臂,安撫福建民亂之事。 于謙松了口氣說道:“但憑陛下,一言而決?!? 陛下要是強調安遠侯柳溥回京,他于謙也攔不住。 楊洪在宣府前,拒絕了稽王朱祁鎮的叫門扣關,楊洪這一系,就已經上了陛下的戰車。 阜成門大營,楊洪長子楊俊掌管,那是陛下的人,自然合適。 孫忠已經足夠勢大了,陛下要是再把柳溥調入京師,那怕是要出亂子。 泰寧侯陳涇鎮廣西,陳涇正妻是孫忠的孫女。 信國公湯和曾孫、都指揮僉事湯胤勣,也是由孫忠舉薦做了都指揮僉事。 而湯胤勣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孫忠的孫子孫璉為繼室。 信國公湯和,就是給在皇覺寺當和尚的朱元璋寫信,讓朱元璋參加義軍的那個湯和。 而孫忠在仕林之間,也頗有人脈,比如京師所有人都知道,長洲詩社乃是孫忠主辦。 劉溥、湯胤績、蘇平、蘇正、沈愚、王淮、晏鐸、鄒亮、蔣忠、王貞慶等所謂金陽十子,就是孫忠的口舌。 而劉溥乃是主盟,他還是太醫院的太醫。 朱祁鈺登基之后,陸子才代替了劉溥做了院判,劉溥辭太醫之位,專心京營長洲詩社了。 這是什么樣的影響力? 若是再把安遠侯柳溥調回京師任副總兵,那這天下,到底是陛下的天下,還是孫太后的天下呢? 于謙是不同意調任安遠侯柳溥回京的,正統十四年九月,他已經反對過一次了。 這股巨大的力量,也一直是他在抗衡,但是他無法違背皇帝的命令,幸好,陛下對孫太后非常忌憚。 處理國事,也是以稽為決,反復調查之后,才做出決斷,而不是一謂的相信親親之誼。 親親之誼,在一些時候,是可以相信的,但是朱祁鈺和孫太后也不是血親,哪來的親親之誼呢? 朱祁鈺和于謙邊走邊聊,繼續討論著國事。 而此時的會昌伯府內,孫忠和其子孫繼宗、孫顯宗二人,端坐在中堂之上。 此時的中堂之內,十分的安靜,大家都沉默不語,一聲不吭。 今天去宮里獻禮,獻的孫忠怒氣沖天! 太后怎么能認了這古硯新字呢? 這不是在告訴朝臣們,他孫太后認了這庶孽的皇位了嗎? “皇帝送了太后一塊古硯,送就送吧,太后明知道蘇東坡需要避諱宋神宗,那字是假的,還說端正!這是什么意思?”孫顯宗頗為不滿的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