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們勝利了。”朱祁鈺首先確定了瓦剌人潰逃,大明京師保衛戰的勝利,這一肯定的事實。 這種宣布,讓大明軍士為之一陣。 但是朱祁鈺話鋒一轉,再次大聲的說道:“但是瓦剌人殺了我們二十萬精銳,五十萬民夫,京畿、山西、山東、河南,幾乎人人戴孝,家家披麻。” 朱祁鈺的神情是極度悲哀的,他為大明如此多的好兒郎,憑白無辜的死在了土木堡之戰中,感覺到了悲痛。 “朕在京師之戰前,就曾經跟于少保講,終有一日,朕必將手提七尺長劍,將瓦剌人挫骨揚灰!” 朱祁鈺永遠記得京師滿城縞素的那一天,那是大明的恥辱的烙印,這種烙印,只有血債血償,才能夠洗刷。 大明以武立國,摧枯拉朽的摧毀了元朝暴政,但是現在,大明被瓦剌人騎在脖子拉屎。 只有將其徹底的物理意義上的毀滅掉,便不會有人記得這份恥辱了。 “殺!殺!殺!” 大明的將士在聽到了大明皇帝的話,便有一小部分人,大聲的怒吼了起來,隨著怒吼聲越來越大,便匯聚成了一股海嘯般的聲浪,在整個京師的上空盤旋。 京師之戰,大明軍大獲全勝!他們現在的確有信心,未來有一天,跟隨他們的皇帝陛下,驅長車,征伐塞外! 滅掉瓦剌!掃庭犁穴! 聲浪一波接著一波,喊殺聲震天動地,朱祁鈺卻是巋然不動的站在了點將臺前,看著怒吼的京營軍士們,面目變得猙獰。 這是恥辱,每一個大明人都深切的知道。 大明的好兒郎! 朱祁鈺看著面前的軍士們,略微有些感慨,大明現在上下一心,對瓦剌之恨,刻骨銘心,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在原來的歷史線上,于謙不止一次的上書,請求北伐,比如景泰三年的時候,瓦剌人和韃靼人,終于連表面的和平都無法維持了,在草原上展開了決戰。 大明收到消息,于謙立刻要求北伐,但是他的想法,遭到了激烈的反對。 這種反對,除了是忌憚土木堡驚變的重演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朱祁鎮在那時候回到了京師。 朱叫門一回到京師,南遷派、迎歸派的臣子,立刻馬上就找到了他們簇擁的中心,在朝堂上,形成了一股勢力。 這股勢力,讓明代宗和于少保二人焦頭爛額,無法北伐,最終瓦剌坐大。 而后朝堂黨爭紛紛擾擾,大明再無北伐之志。 朱叫門復辟之后,解散了于謙組建的以備操軍和備倭軍為核心組建的十團營,不設京營,直到成化三年,朱見深才在反對聲中,重建十二營。 朱叫門復辟,大范圍的清洗了把總以上的軍官。 北伐,遠征大漠,即便是后來的皇帝有心,也變得愈加無力。 大明皇帝的軍權,大明皇帝的蛋蛋,到底是怎么被文臣們攥住的? 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但是朱祁鈺深知一點,那就是…朱叫門不回京師,就不會潰爛到不可彌補的地步。 尤其是他還弄了個京師講武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