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八種人犯罪,法司皆不許擅自鞫問,實封奏聞,取自上裁。 這個時候,講武堂的第一批未來一定飛黃騰達的學員名單,那自然是展開了極為激烈的角逐。 于謙為何說有愧陛下之信任? 軍校早就說好了,楊洪一直在督辦,校舍也建好了,甚至教習都選好了。 名單卻遲遲確定不下來,陛下的政令遲遲無法推行,作為臣子自然是有愧的。 京營最近的議論也不少,于謙剛回京就聽到了楊洪、石亨等人的抱怨。 石亨要不是看到了于謙的疲態,早就開始罵街了。 興安露出了一個胸有成竹的笑容,他神秘兮兮的說道:“名單的事兒,于少保不用多慮,陛下自有打算。” 于謙愣了愣,就連他都覺得十分棘手的事,難道陛下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了嗎? 講武堂的名單里,連他都撓頭。 如果先八議后功勛,那陛下振興京營的舉措,就是再加十個熬硝營,都是白費事。 軍心立刻渙散,別說出征迤北,瓦剌人再至京師,能不能打出這次京師保衛戰的大勝,都不好說。 如果先功勛后八議,那軍心大振,但是陛下這邊又怎么止的宗室、勛貴、外戚、官紳的反對呢。 這事,麻煩咯。 “陛下已經有了決策嗎?”于謙好奇的問道。 興安賣了個關子,笑呵呵的說道:“明天早朝,于少保就知道了。” 于謙一甩袖子,嚴肅的說道:“你這個大珰,在這里跟我打啞謎!這要是誤了陛下的大事,看你怎么辦!” 興安笑出了聲,俯首說道:“于少保早些休息,咱家就先回去了,不是咱家不說,是陛下不讓咱家說啊。” “于少保就是再嚇唬咱家,咱家畢竟是陛下的大珰,砍了咱家,那也不能說。” 于謙一聽氣的直搖頭,陛下這打起了啞謎,弄得他好奇的不行。 這么棘手的事,陛下準備如何解決呢? 而且看興安一臉信誓旦旦、信心滿滿的樣子,看起來,陛下真的找到了妥善的解決辦法。 于謙站在了庭院里思忖了半天,最終搖了搖頭,他忽然想起了諸葛亮。 諸葛亮將國事托付給了蔣琬,又托付給了費祎,李福再問還有誰的時候,諸葛亮沉默許久嘆氣。 其實諸葛亮當時最想托付的人,應當是劉禪吧。 諸葛孔明的不幸,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孔明先生,用了那么多年去培養了劉禪,卻只是一個守成之君,三國鼎立之時,守成之君,是無法守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