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留中不發吧。”朱祁鈺搖了搖頭,打勝仗就是打勝仗,封無可封,可以賞啊,錢、田、舍、宅,都可以賞賜。 非要搞文貴武賤那套? 于謙只是點了點頭,具體如何做,圣斷圣裁就是。 京師保衛戰已經打完了,于謙開始加倍小心,飛鳥盡良弓藏這道理于謙是萬分明白的。 于謙十分鄭重的說道:“陛下眼下有兩件事,亟待要辦。” “第一件是,就是應令禮部備祭品,翰林院撰祭文,遣天使前往居庸關、宣府、土木堡諭祭陣亡官軍,并量起軍夫埋瘞尸骸。” 戰場,只有勝利者才會打掃戰場的資格,很顯然,大明陣亡在土木堡的軍士,尸骨依舊沒有掩埋,依舊暴尸荒野。 瓦剌人是不會為大明軍師收斂尸首的,京師保衛戰勝負已分,自然要做善后處理。 立祠祭祀,是應有之意,其實朝堂上有很多的批評的聲音。 他們批評的是誰? 批評的是在土木堡中戰敗的人,比如成國公朱勇,最近很多人都在鼓動廢除成國公世襲罔替的爵位。 這種鼓動,是將朱祁鎮的戰爭冒險,和領導失誤的責任,進行一種遮掩。 朱祁鈺點頭說道:“那就讓禮部侍郎項文曜去一趟吧。” 于謙接著說道:“第二件事則是京中棄養之地,八月秋收之后,糧田荒蕪,無人深耕秧田,雜草叢生,眼看著已經入冬了,再不梳理,明年開春,就無法耕種了。” 大明面對瓦剌人必然的入京,實行了堅壁清野的戰略,秋收之后,并沒有耕種,但是秋收之后,雜草叢生的田地,來年怎么耕種? 于謙說的不是現在依舊留在京城的百姓們的地。 瓦剌撤軍后,大明百姓出城,土地已經開始了深耕秧田,于謙說的是另外一部分地。 “這些地為無主之地。” 朱祁鈺目光透著幾分兇狠說道:“命令京營軍士,梳理,設置軍屯即是。此次繳獲牛,分給軍屯衛所。” 確切的說,于謙說的那部分地,不是無主之地。 他們本身是有主的,就是那些南逃的縉紳、富商、巨賈、明公們的地,但是此時朱祁鈺將其定性為了無主之地。 國有難,則舉家逃難。 這些地既然舍棄,就不要怪朱祁鈺不仁不義了。 看,他就是這么的薄涼寡恩。 “無主之地?軍屯衛所?”于謙吞了吞喉頭,有些目瞪口呆的看著朱祁鈺,這是要做什么? 朱祁鈺點頭說道:“對。” “金尚書言福建蠲免三年稅賦即可,朕覺得不夠,當地百姓揭竿而起,絕非僅僅因為冬牲的緣故,福建既然已經打爛了。” “朕欲令寧陽侯陳懋,訓練百姓挑選精壯團練之后再返鄉。” “設立農莊,土地農莊所有,共同耕種、收獲,揚曬之后,按戶按工,分配米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