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祁鈺先做好了自己的本職任務,巡視各個城門,因為秋收已過,不能跑的百姓,大部分都已經安置在了城中的官舍之內,所以關閉城門不用擔心百姓們無路可逃。 他在京師九門巡邏了一圈之后,并沒有發現異常,稍微問了一下城下軍卒,才知道于謙也在巡視各門城防,轉到了德勝門才停了下來。 德勝門是兵道,所有的軍士進出,只能通過德勝門,各城門各司其職,德勝門因為有水門兩個,十分容易攻破,所以也是重兵云集。 朱祁鈺坐著城頭的吊籃,慢慢的下到了城墻之下,隨行的錦衣衛則是一個個順著繩索就滑了下去。 朱祁鈺作為郕王自然是會點武藝,但是這種十多米滑落,他還是做不到,他搖了搖頭,才騎馬向著德勝門外的民舍而去。 大明京師自徐達攻破元大都,將汗八里改名為北京,這里已經經營了將近八十年,尤其是朱棣靖難成功稱帝后,經過重新規劃和建設的京城,發展越來越快。 城池不能容納那么多的百姓,而有些百姓無法承受城中高昂的衣食住行,只好住在了各個城門之外。 其中最大的聚集地在朝陽門外,因為糧道的緣故,朝陽門外的百姓最多。 這在大明叫做廂,廂之外則為野。 朱祁鈺騎著快馬來到了民舍之中,翻身下馬,來到了德勝門外的十團營大帳,一個很普通的宅院里。 “參見陛下,陛下萬福金安。”于謙正在和石亨、劉安商量著迎敵之策,就聽到通稟,陛下從城墻上下來了,就趕忙出門迎接。 “朕來看看。”朱祁鈺并不是不信任于謙的指揮,也不是不相信他的忠誠,只是單純想來看看。 待在城中著實無趣至極,忐忑至極。 雖然知道戰爭的結果,但是事到臨頭,他還是頗為緊張。 他帶著火把在民舍之間穿行,一看就是百姓離開時撤離的非常匆忙,滿是凌亂的痕跡,一些軍士在收拾著雜物,堆放在院落之中。 而且朱祁鈺注意到他們在修一些一丈多高的墻壁,將一些十字路口,變成了丁字路口。 而在民舍的一些高處建起了很多的塔樓,上面有哨兵,遠遠看過去,還能看到銅鐘懸掛著。 而且各種刀車、楯車都停在路邊,隨時可以用。 “丁字街可以阻攔騎兵的沖鋒速度和強度,而楯車可以有效的阻擊騎卒的快速沖陣,并且在這種巷道中,我軍在各屋屋頂的高位,也可以用弓箭、火銃進行攻擊。”于謙邊走邊說,對于城外決戰的想法,于謙并非臨時起意。 這些工事,顯然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布置停當的,尤其是民房改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