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退敵良策-《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1/3)頁
“孤的想法很多,但是歸根到底還是落到一個民身上,不知道于老師父以為如何?”朱祁鈺稍微琢磨了下,低聲說道。
戶部尚書金濂滿是訝異的看了一眼吏部尚書王直,王直眼觀鼻,鼻觀心,沒有絲毫的表情,但是眼神中卻閃過了一些驚訝。
這庶出子的朱祁鈺,居然能有這番見識。
于謙坐直了身子,十分鄭重的說道:“聽聞郕王殿下少有才名,洞察世事,臣以前只當(dāng)是奇聞姑且一聽,百聞不如一見,郕王殿下名不虛傳。”
“那于老師父,說一說這應(yīng)對之策吧。”朱祁鈺稍微松了口氣,果然喊出君為輕,社稷為重的于謙,和自己的思路上是一致的。
于謙站起身來,站在了堪輿圖面前,大聲的說道:“眼下順天府內(nèi),披甲之士兩萬有余,而瓦剌騎卒精兵三萬有余,裹挾民夫號稱十萬大軍。”
“但這僅是西路軍,如果連中路軍脫脫不花,東路軍孛羅都算上,瓦剌人最少有六萬精騎,十五萬步戰(zhàn)。盈二十萬大軍不在話下。”
這么多人?
朱祁鈺轉(zhuǎn)過頭看著堪輿圖,瓦剌人三路并進(jìn)攻打大明。
瓦剌西路軍劍指大同宣府的山外九州地區(qū),瓦剌中路軍則是以攻打北古口,及關(guān)外喀喇沁草原為主,而東路軍則是遼東的廣寧為主戰(zhàn)場,意圖通過遼西走廊,進(jìn)逼京師。
東路軍推進(jìn)不力,已經(jīng)和也先西路軍會合一處。
三路并進(jìn)!
“京師圍七十二里,城高三丈三有余,臣前幾日查點了武庫守城之物,守城綽綽有余,瓦剌不可能攻下京師。”
于謙說的底氣十足,別說京師了,就是宣府重鎮(zhèn),瓦剌人,想啃下來都是難上加難。
朱祁鈺點了點頭,然后他有些疑惑的說道:“瓦剌人二十萬大軍直撲京師,可我大明僅有二萬京營。”
號稱二十萬大軍的京師三大營,哪去了?
被朱祁鎮(zhèn)帶到土木堡,葬送在了瓦剌人手中。
于謙繼續(xù)說道:“眼下當(dāng)務(wù)之急,乃是重建京營。”
“應(yīng)該調(diào)集南北直隸與河南等地的備操軍、沿海的備倭軍進(jìn)京,人數(shù)約有二十余萬人,如此一來,我們不僅可以守住京城,還能擊退瓦剌!”
“都察院的監(jiān)察御史,派向京畿、山東、山西、河南等地,招募義勇,進(jìn)行訓(xùn)練,以備不患。”
朱祁鈺十分確定的是,于謙不僅僅是打算擊退也先,而且他最主要的打算是恢復(fù)京營的戰(zhàn)斗力。
京營強(qiáng)大的戰(zhàn)斗力,除了保障京師的安全以外,更是政令通達(dá)的保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坛市|
保山市|
曲阳县|
嫩江县|
集安市|
白沙|
左贡县|
余庆县|
武冈市|
安吉县|
宿州市|
渭源县|
泌阳县|
昌平区|
云梦县|
靖宇县|
兰考县|
榆社县|
游戏|
浦城县|
西和县|
荃湾区|
铁力市|
穆棱市|
江阴市|
靖安县|
古蔺县|
三台县|
黄平县|
托里县|
托克托县|
铜鼓县|
绥棱县|
仁化县|
炉霍县|
通海县|
泰安市|
蒙阴县|
建昌县|
灌云县|
广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