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戰和不取-《大明完美暴君》
第(2/3)頁
王在晉可謂是主戰派的典型代表,也不算是辱沒了他這兵部尚書之職,畢竟是國家名義上的最高軍事長官,有此堅定的戰心,也算是一件好事。
但朱由校也知道,王在晉之所以這么積極的主戰,就是因為要奪取平定建奴的天功。
萬歷三大征之后,大明朝軍備松弛,國力嚴重下滑,國土面積更是縮小了一小半,烏斯藏都司沒了,建奴崛起。
尤其是薩爾滸的那一場慘敗,可以說把大明朝的國威和軍威徹底給打沒了,就連朝鮮都有點陽奉陰違的意思,不在像以前一樣對大明言聽計從。
在這個國家微弱之際,如果能夠有一場平定建奴的大勝,那對國家士氣的提升,民族自信心的提升,可想而知。
雖然熊廷弼打了幾場勝仗,規模也不算小,可是現在的遼東將士,以及一些士紳官員,還是懼怕著建奴,百姓就更不用說了。
而他王在晉是兵部尚書,如果真的剿滅了建奴,首功自然是他的,到時就會有各種大帽和名頭扣在他頭上,什么力挽狂瀾啊,指揮調度有方之類的。
他能夠說服兵部的下屬官員,這么團結的去支持他,或許也是因為被他給畫了大餅承諾。
“陛下,大司馬之言臣覺得不可取,如今我大明朝也到了精疲力盡之時,陜西、山東兩省天災人禍頻發,江南士族抗繳賦稅,國力匱乏無比!”
“再者還要分出大量錢財以及人力,去各地賑災,安撫受災的流民,長城邊上的蒙古諸部,也需要大量的物資糧食去供應,如今的大明朝,經不起一場大戰了!”
徐光啟與王在晉的思考方式,是站在不同角度和層次的,王在晉完全是只考慮軍事方面,加上他有私利。
而徐光啟則是真正站在一個國家的層次上去看待和考慮問題,而且他更為注重百姓民生以及國家的經濟發展,綜合實力等方面。
徐光啟說完之后,王象乾、宋應星、程國祥三人當即表態支持,其余的人則是保持著中立態度,沉默著不出聲。
王在晉聞言還想要反駁,卻被朱由校給阻止了。
“是議和還是不議和,朕的心中已經有了答案,你們也不必在爭了!”
一聽皇帝已經拿定了主意,大臣們都翹首以待,迫切的想要知道,這位強勢的皇帝陛下,會不會與建奴議和。
“以朕來看,與建奴議和,是絕然不可能之事,建奴在遼東造的殺孽,當以數十萬計!”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辛县|
龙泉市|
阿瓦提县|
临漳县|
托克托县|
双流县|
潍坊市|
冕宁县|
桂平市|
湾仔区|
余姚市|
北海市|
娄底市|
合肥市|
新邵县|
昌乐县|
太白县|
武胜县|
珲春市|
门源|
通化市|
长春市|
新巴尔虎左旗|
新平|
福建省|
昆山市|
温州市|
连江县|
余庆县|
凤山县|
加查县|
绥江县|
馆陶县|
泸西县|
阿拉尔市|
汉中市|
平江县|
德清县|
清河县|
个旧市|
华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