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熊廷弼率領的三萬騎兵并沒有全速行軍,反而刻意放慢了不少的速度,時刻防備著老奴偷襲。 “臺臺,前面不遠就是渾河了!” “傳令,靠渾河扎營結陣,沒有本官的軍令,誰也不準擅自行動!” 這里距離沈陽已經很近了,不到二十里的路程,他不會在冒險前進了,只要自己的部隊到了沈陽邊上,老奴想攻取沈陽也得投鼠忌器。 “速派夜不收去周邊探查情況,老奴的八旗奴兵位置全部要查清楚,尤其是兩黃旗的位置!” 明軍數百名夜不收立刻以渾河堡為中心,朝著沈陽城呈半圓型開始偵察前進。 沈陽 黃臺吉糾集了漢軍營五千多人發起了進攻,努兒哈赤和黃臺吉都知道沈陽城并不好打,所以只是先試探一波,看看沈陽的城防到底有多么堅固! “準備,放!” 在明軍將領的指揮下,沈陽城上的上百門大炮齊射城下的偽軍,主要目標就是那些云梯和攻城車。 黃臺吉聽著明軍的炮火的轟鳴聲,暗自心驚,沈陽果然不好打,這一面城墻就有這么多的大炮,還不算其它的火器。 一座沈陽城就是建奴遙不可及的夢,如果讓黃臺吉知道了遼陽城的守備火力,恐怕他得當場嚇暈過去,遼陽大大小小的火炮加起來,恐怕都有上千門了。 遼沈二城極為關鍵,不止是大明在關外最重要的兩座城池,最關鍵的是這兩城的戰略地位。 明朝如果據有遼沈,就算建州有百萬大軍,也只能繼續縮在赫圖阿拉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吃屁,將永遠被掐著脖子。 而如果建州占領了遼沈,那明朝在整個遼東,將再無依靠,蓋州、復州、金州、海州數百里土地,建州可以輕而易舉的占領。 可以說遼沈在哪一方,哪一方就在遼東占據絕對的戰略優勢,還有對敵人的絕對壓制力,如果遼沈一失,后果不必多說。 明朝只能退到寧錦以后,靠著那一點點狹小的土地被動防守,而且如果明朝的軍隊不能強于敵人一倍以上,在遼東將在無作為。 這也是歷史上為什么遼沈之戰后,后金實力大增的原因,因為關外的大部資源就在這里,人口、錢糧、工匠、各種急需的戰略物資,全部被建奴得到,一瞬間將建州的實力提高幾個檔次。 薩爾滸之戰是建州的生存之戰,遼沈之戰,卻是后金的立國之戰,更是關乎大明在關外的民心以及軍心! 在歷史上,遼沈之戰之前,明軍雖然說也確實打不過建奴,但至少還敢出城野戰,至少敢正面拼殺,可遼沈一失,明軍的脊梁骨徹底斷了,他們真正的被建奴兵鋒嚇的聞風喪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