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木桃夭:“等明天送藥過來給小惕阿奶和阿爸服下后,我觀察兩三天,若沒異常情況就繼續(xù)下一段旅程了。” 小惕阿媽無比感激地說:“小木醫(yī)生,我們都不知道要怎樣報答你才好……” “醫(yī)者父母心。既是父母,談何報答。” 她是要賺大錢維持研究所的正常運行,但不是從病人身上賺。 若是病人的經(jīng)濟允許,她也不會推了適當(dāng)?shù)馁M用。 可若是需要病人求爺爺告奶奶去籌借的醫(yī)藥費,能不收就不收,免得給本來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醫(yī)者,要有慈悲之心。 已經(jīng)從幼兒園放學(xué)回來的小古惕拉了木桃夭的手搖了搖,雙眼閃閃發(fā)亮,“姐姐,小惕有寶貝,要送給姐姐。” 木桃夭逗他:“小惕舍得把自己的寶貝送給姐姐?” “舍得。姐姐給阿奶和阿爸治病,小惕要報答姐姐。” 木桃夭揉了揉他的小腦袋,彎著眼睛笑道:“好,那姐姐要看看小惕的寶貝是什么。” 小惕阿媽從廚房出來就聽到兒子說他的寶貝,便笑著解釋道:“什么寶貝?就是一棵不知道他從哪里拔來了草。找我要了個破花盆種下去,早晚澆一次水,還不時跟它說話,當(dāng)寵物似的養(yǎng)著。” “阿媽,不是草,是花。” “一年了,我也沒見它開過花。” 小古惕認真地說:“它和我一樣,還沒有長大,等它長大了就開花了。” 小惕阿媽無語了,不想繼續(xù)再討論兒子的“寶貝”,便對眾人說:“咱們先吃飯吧,吃了飯再聊。” 于是眾人就隨主人去餐廳先干飯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