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四十三回王進士擊鼓鳴冤老奸婦受刀身死 卻說狄公見王毓書說,大人如能不畏權貴,決可將此事明白,當時拍案怒道:“你雖不入仕途,也是科名之士,豈不知國家立官,為達民隱?本院蒞任以來,凡事皆秉公評斷,你何故出此不遜之言?且將你交巡捕看管,本院訪明再核。若果不實,便將你重處!余人一律開釋。”說罷拂袖退堂。所有那些百姓聽見此事,無不切齒痛罵,說懷義這禿驢,平日干的事件,已是殺不勝殺,只因有關國體,朝廷大臣,無奈何他,近又將王毓書媳婦騙入里面,還敢假傳圣旨,這樣大罪還可容得么? 可惜這老人家,只控了一番,這狄公但問他是虛是實,那個意思,也不敢辦,這豈非有心袒護么?你言我語,私下議論不了。 當時王毓書隨巡捕而去,眾農產見狄公如此發落,齊向王員外道:“員外在此,且耐心兩日,若大人再不肯辦,我們明日再來。”說罷,齊聲而散。 你道狄公何故說這松懈的話,只因懷義黨類甚多,就要今晚馬榮、喬太兩人事情辦成,明日方可奏知武后,嚴加懲辦,若此時在堂上過于決裂,滿口要辦懷義,設或有人與懷義一黨,當時前去報信,走漏風聲,反為不美。因此但將控告的原因,在堂上細問了一遍,使百姓知道,又見自己不肯替王毓書伸冤, 此乃他禁止人通報信息的意思。此時退堂之后,將控告收好,已是上燈時候。命陶干去喊馬榮,說他二人已經前去,當晚也不安寢,專等馬榮的回信。 誰知馬榮與喬太早就吃了晚飯,出衙門,由原路向白馬寺來。約至二鼓左右,已到面前。兩人走的是熟路,直至寺口,依舊將山門輕輕一推,幸喜又未掩著。兩人挨身進去,復又掩好,來至和尚房內。那個和尚見他又來,忙道:“昨晚你們幾時出去?里面的事情,曾訪明白?”馬榮道:“全曉得了,但問你昨晚山門不關,是等那個道婆,昨日聽得說今晚不回去,為何此時仍將山門開著?”和尚道:“英雄不知,她每日皆如此說法,到了次日,便自回去。因她那個庵中,也是個齷齪世界,所有的尼姑,把持京城中少年公子,不知坑害了多少。她每日回去,仍要辦那些牽馬打龍等事。今日巳正之后,方才出去,言定三更復來。英雄此時又來何干?”馬榮道:“可真來么?”和尚道:“僧人豈敢說誑?”馬榮當即說道:“你且在里面靜坐,若山門外有什么聲響,千萬莫出來詢問,切記切記!” 說畢,仍然與喬太出寺,在牌坊口站定。 看看天色尚早,復又在周圍一帶,游玩了一回,約至三鼓,月色已是當頭,心下正是盼望,遠遠的見松林外面有團亮光,一閃一閃的。馬榮招呼喬太道:“你看對面可是來了么?”喬太說:“這樹枝擋住看不清楚,且待我前去看明白了。”當時捏著腳步,向松林內走來,定睛一看,卻是一個少年女子,提著個燈籠,照著那道婆前來。喬太趕忙出了樹林,來至牌坊前面,低聲向馬榮道:“這賤貨來是來了,你我在哪里動手?” 馬榮道:“就在這山門前結果她姓命。”當時背著月光,倚著牌坊的柱子,掩住身軀。只聽樹林二人說道:“王道婆婆,你何以認知懷義?聽說他與別人不同,渾身全癱在身上,惟有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