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論雄-《呂布的人生模擬器》
第(3/3)頁
“士人中就無英雄?”蔡邕突然想到,呂布說的這些,似乎沒一個是出自士人的。
“自然是有的,康成恥與外戚為伍,一生不仕,蘇武牧羊二十載守節(jié)不屈,皆可稱之為英雄,但大多數(shù)士人是成不了英雄的。”呂布說完,喝了口茶。
“為利?”蔡邕想了想,說的不太準確:“牽掛太多?”
“家族越大,親朋越多,自身可以清廉奉公,然而家人呢?人性是貪婪的,能守自身卻難約束他人,一但被拖入其中,受到誘惑,這世間怕是無多少人能再出來。”呂布點點頭,有時候貪的不是官員本身,而是來自親朋的人情,這東西很可怕,卻又很牢固,不是所有人都有節(jié)操的。
按照這個邏輯,至少當今天下諸侯是沒資格當呂布嘴里的英雄了,蔡邕想了想問道:“那不知奉先以為諸侯該以何相稱?”
“豪杰。”呂布這次倒是沒有猶豫。
“豪杰?”蔡邕咀嚼著這個詞。
“公孫瓚雖剛愎自用,然其馳騁塞外,保境安民,可稱豪杰;袁紹四世三公,又有識人之能,亦有過人心胸,自是豪杰;曹操屠城殺民,惡事做盡,然此人性情堅韌,百折不屈,又能審時度勢,不過此前那許子將已有奸雄之評便不必多說;陶謙、劉表雖是自守之輩,卻能使一州百姓安定,在這亂世中也屬難得,蜀中劉焉深謀遠慮,可惜私心太重,但稱之豪杰不為過,孫策此子有英雄氣概,他日說不定能將袁術(shù)取而代之,可稱豪雄,至于袁術(shù)……”
呂布說到最后,停頓了片刻后:“便也算豪杰吧。”
實在回想不起袁術(shù)做出過什么大事,倒是早年有豪俠之稱,總之也是如今天下大諸侯之一,稱一聲豪杰亦不過分。
奸雄、豪雄!
蔡邕敏銳的察覺到,呂布對曹操和孫策的評價異于他人,曹操算他半個弟子,蔡邕是有些了解的,至于孫策蔡邕不清楚,既然被呂布提及,倒是需仔細注意一番……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