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軍工綜合體,非常的長。 蘇連固執的不肯搞行業細分,什么都大包大攬,整個綜合體小到一顆螺絲釘,一片塑料,一個再小的零件都要堅持自產。 流程非常的長。 744鑄造局屬于前端流程,而眼前的5大工廠,就是最后一層精加工,全靠機床支撐。 林嶺東雖然不懂,但看看還是可以的。 這可是哈巴羅夫斯克! 這可是遠東軍區! 冷戰對抗的第二大前沿陣地! 米蘇冷戰,就像是下了一場超大規模的“圍棋”,蘇連拼了命的想擴張,到處插旗,而米國則拼了命的圍堵,旗插到哪里,他就堵在哪里。 這些“棋子”,便是海外軍事基地。 將導彈和轟炸機,部署到對方的家門口。 在對抗的幾十年中,兩國在全球范圍之內,針鋒相對的建立了1000多個海外軍事基地,總共有17個熱點地區,第一大前沿陣地是東西德,歐洲主戰場。 第二大陣地,就是遠東軍區了,爭奪太平洋控制權。 自50年代開始,蘇連便積極的建設遠東,前前后后在這里部署了100多萬大軍,誓要飲馬太平洋,到了70年冷戰高峰期,遠東已建設了20多個導彈基地,1500多個導彈發射井,數千枚中遠程洲際彈道導彈,在遠東發射,其超遠射程足以吊射米國本土。 除此之外,還有幾十個空軍基地,數十個海軍基地,超過1000艘艦艇,2000多架戰斗機,坦克超過1萬輛,海陸空120萬大軍。 全球第二大規模的軍隊! 相對于烏克蘭對峙土耳其,黑海戰場在遠東戰場來說,不值一提。 米國方面,則積極的推行亞太戰略島鏈計劃,在東北亞地區(曰,韓)建立軍事基地,打造“不沉的航空母艦”,最高峰時,米國在曰本海同時有4艘核動力航母,數千枚洲際導彈,對峙遠東軍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