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外貿這一塊兒,實際上真不復雜! 依托于世界市場,價格,利潤,全都是透明的。 貿易商需要做的,只不過是整合商品,選擇最合理的商品結構,減少貿易周期,在本質上,跟賣菜沒什么區別。 小商小販,拉一車蔬菜去賣,你需要搭配商品結構,土豆來一點,辣椒來一點,綠葉菜來一點,豆子豆腐來一點,爭取早點賣完,早點收工。 怎么樣的商品搭配,能保證效率的同時,又保證利潤? 還能將利潤最大化? 就是一門深刻的學問了。 而大宗商品,也很簡單! 期貨市場賣哪些,哪些就是大宗商品。 大宗三巨頭,礦石,金屬,煤炭。 其次,大宗農產品,大豆、豆粕、可可,咖啡,原棉,紙漿,橡膠,玉米、小麥,白糖,植物油。 再下一個梯隊,棉紡產品,化學產品,幾大合成材料。 國際市場,交易量最大的,無非就以上這些。 價格透明,市場透明,規則透明。 講一個供需分析,哪里有需要,就銷往哪里。 大宗三巨頭,是利潤最高的,可是成本高,風險也高,現在的林嶺東資金不夠,還無法涉足這些。 林嶺東看都不看,飛速后翻,直接翻到棉紡制品這一項。 原棉,到岸價89.5美金/包,綜合稅率6%,利潤率13%。 表格后方,還列出了各大口岸的原棉供應價格。 印度與巴基斯坦價格最低,1000品號精制棉,僅需要40美金/包,每包170公斤。 關鍵這東西占地方。 這就很美妙了。 一個20尺普柜,頂多就裝個40包,頂天了,一箱也就六七噸的量,中間全拿來夾帶藥品,能走多少算多少。 1300箱,要是膽子大一些,能走上400箱的藥品。 林嶺東蓋上本子:“決定了,1300箱精制原棉,總共6000噸,35000包,幾天能幫我銷完?” 三人都是眼神閃爍,興奮得想跳起來。 如果是原棉的話,對他們來說,簡直沒什么風險。 維茲:“如果是原棉的話,只要質量沒問題,到岸就可以脫銷,最多7天,可以幫你銷售一空。” 林嶺東:“可以,船是我自己的,加上運費,利潤率能達到多少?” 維茲脫口而出:“27%,如果是你自己的船,那就更好了,除去稅費,倉儲,人工,碼頭管理費,拖船費,連我們的中介費用在一起,也能保證27%的利潤率。” 林嶺東:“幫我算一下采購價格,資金成本,需要多少錢來運作?” 安娜拿著小計算器,飛快的按了起來。 “140萬原棉成本,燃油費,過路費,需要50萬美金,再加50萬流動資金,250萬足夠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