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國家寶藏(四)-《綜藝我為王》
第(2/3)頁
在中國古代的很多瓷器、絲織品和建筑上,都可以看到這種圖案。
這件香爐上的纏枝蓮將蓮花作為主體放大,藍、紅、白、黑、黃交替作為花瓣配色,使色彩更為豐富,又保持了整體配色的一致性。
在爐的下部,同樣裝飾了蓮瓣紋。
眾所周知,蓮花和佛教有密切關系,將蓮花裝飾在佛教用品上,有敬重之意。”
嘩嘩嘩~掌聲連成片,這些較為專業(yè)的解讀,令觀眾對王鋼刮目相看。
他留給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和珅,沒想到他是真的了解古董。
也難怪他曾經(jīng)在電視上鑒寶,敢拿著小錘砸砸砸。
單季祥補充道:“說的太好了,基本把我要說的說完了,我就補充一點,大家看這里~”
他手指香爐的‘象耳’:
“這個耳朵,我們叫它象耳,不是指大象的耳朵,而是古代中國人對香爐兩端的把手的稱呼。
這個香爐的耳,是兩個大象頭,它們卷著鼻子,通體金色,富貴而靈動。
據(jù)專家考證,這兩個象耳,包括香爐底部的象足,都是明朝時候加上去的,而主體的琺瑯是元代制造。
所以,它仍然是一件元代藝術品。
也因為這些象耳和象足,很長一段時間,它都被歸入明朝工藝品。
還有這兩個富貴的象頭,中國人大多數(shù)認為大象是從阿三傳來的動物。
據(jù)說漢朝時期的佛經(jīng),就是幾頭大象馱來的。
其實,中國古代也有大象,只是后來因為各種原因,本地象滅絕了,只能從國外進口。
史書上關于大象的記載不少,最有力的證據(jù)來自秦朝。
那時秦始皇派人征服嶺南地區(qū),設立了一個郡,就叫象郡。
可見,大象在中國早已存在?!?
漲姿勢了,每一件珍貴古董的背后都蘊含著無窮的文化,這才是古董真正的魅力。
難怪那些專家為了這些古董都拼了老命,其所代表的數(shù)字價值是一方面,更深層的是其華麗外表下的一段歷史。
這才是無數(shù)學者專家愿意為其投入精力的原因,對于考古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接下來,有江超上場演繹了一段短劇。
劇目是根據(jù)一段傳說改編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州市|
绥中县|
龙海市|
临海市|
天祝|
仁怀市|
舞阳县|
台南市|
洪湖市|
屯留县|
垦利县|
略阳县|
大洼县|
鹿泉市|
永安市|
田林县|
海原县|
怀安县|
鹤岗市|
兰溪市|
义乌市|
文安县|
临汾市|
闸北区|
五大连池市|
岑溪市|
封开县|
枣阳市|
孙吴县|
玉田县|
天峻县|
堆龙德庆县|
当雄县|
大新县|
濮阳市|
临汾市|
冷水江市|
莱芜市|
平遥县|
冷水江市|
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