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一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這太子不當也罷》


    第(1/3)頁

    這里說的傳國玉璽,可不是歷朝皇帝私刻的那一枚,能稱之為‘傳國玉璽’的只有‘和氏璧’。

    相傳在春秋時,天地間靈氣充盈,時常有修行者飛升仙界。有洞天福地,凝集靈氣,化為靈液靈石,修行者若是得了,功力在短時間內便可突飛猛進。

    有楚人卞和得靈石,獻給楚王。后輾轉落入趙王手中,趙王得玉,視若珍寶。當時秦國崛起,親王欲以十五城換和氏璧,趙王畏懼,幸得藺相如有勇有謀,才得以保全。

    始皇帝橫掃六合,天下獨尊,和氏璧自然落入他的手中。為凝聚九州氣運,始皇帝將和氏璧制成了傳國玉璽,并篆刻‘受命于天,既壽永昌’,至此,和氏璧成為了一件異寶。

    相傳始皇帝在玉璽中篆刻了符文,以期達到上古‘人皇之體’,晉神格,主宰人界九州。

    上古之時,天皇地皇人皇并立,沒有高低之分。人皇得眾生之力加持,萬邪辟易,百毒不侵。除非裂土失地,百姓離心,氣運消散,否則人皇無人可傷。

    而到了周朝,天地大劫來臨,封神榜現世,再無人皇而改稱天子,變成了對上天稱臣的代言人。

    始皇帝覺得自己一統天下,功蓋三皇五帝,故稱自己為皇帝,想重現人皇之力,所以才打造傳國玉璽,以凝聚天下氣運,容納眾生之力。

    但世間畢竟再無人皇了,靠傳國玉璽凝聚的氣運,容納的眾生之力,也達不到人皇之體的那般效果。

    質量略有不如,效果是類似的。

    而隨著天地靈氣消散,傳國玉璽更顯得珍貴。

    昔年隋煬帝楊廣擁有傳國玉璽,雖然他橫征暴斂,使得生靈涂炭,無數仁人義士想要刺殺他,也都沒有成功。最后,還是天降災禍,百姓離心,十八路反王揭竿而起,分其氣運,散其眾生之力,才得以逼宮。

    但即便如此,楊廣也是自縊而死,因為沒人想承擔氣運反噬。即便這樣,逼死隋煬帝的宇文父子也沒逃得了,宇文化及和宇文成都相繼斃命,宇文家自此一蹶不振。

    氣運之說,玄之又玄,誰也說不清道不明。李世民成立欽天監,也是為了探知氣運。

    如果能得到傳國玉璽,別的上且不論,已經是武膽境巔峰的李世民,將憑借傳國玉璽凝聚氣運,輕而易舉地晉升煉神境。

    屆時,放眼天下,可與之匹敵者,不過三五人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州市| 光泽县| 南华县| 澎湖县| 临沂市| 阳城县| 邵东县| 军事| 扬州市| 从江县| 防城港市| 贵南县| 黄浦区| 增城市| 渭南市| 深泽县| 红桥区| 右玉县| 铅山县| 新干县| 凌源市| 阿拉善左旗| 灌南县| 鄂州市| 新乡市| 德庆县| 贵溪市| 奉化市| 襄垣县| 辛集市| 镇沅| 清徐县| 新津县| 明溪县| 乾安县| 定安县| 新野县| 清原| 宜章县| 山西省| 潮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