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農業與工業-《宣德大帝》
第(1/3)頁
周忱只要將蘇州的新政理順,江南的新政推行就會事半功倍。如何推進蘇州的新政,周忱的心里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方案,不過這個方案需要皇帝的批準。
收到周忱的奏疏,朱瞻基就皺起了眉頭,周忱的奏疏里提出將江南的官田直接劃為民田,原本的官田制度弊端太大,已經無法適應大明如今的情況。
化官田為民田第一個好處是,朝廷在賣地上能夠得到一筆可觀的收入,以解決朝廷財政捉襟見肘的窘境。
第二個好處就是編戶齊民,重新編造魚鱗冊,使得朝廷能夠有穩定的稅收。
第三個好處就是老百姓手里有了自己的土地,更容易分隔普通百姓與士紳的關聯。
朱瞻基對周忱的這幾點看法大致上是同意的,不過他卻反對將土地均分給百姓。周忱是受時代限制,思想只停留在小農經濟上。
可是朱瞻基的目光早已經穿越幾百年,看到了未來。未來的大明絕對不能再走小農經濟,工業化才是大明未來該走的路。
朱瞻基將周忱的奏疏放在龍書案上遲遲下不了決定,真要把土地集中起來,肯定會讓一部分無地百姓的生活更加的艱難。
這種人為的圈地,讓百姓衣食無著會讓百姓更加對朝廷失望,如何解決這部分失地百姓的生活問題,才是擺在朝廷面前最大的問題。
為了能夠細致的讓周忱明白自己的思想,朱瞻基下旨讓周忱回京述職,有些話還是當面說更加合適。
周忱沒想到皇帝會突然下旨讓他回京述職,心里咯噔一聲,不會是皇帝陛下對自己的奏疏嚴重不滿了吧!
懷著忐忑的心情,周忱搭乘海軍的快船前往天津,從天津再搭乘內河官船返回京城。冬季的大明沿海大多數時候刮的都是北風,海船只能依靠側風走之字形路線航行。
若是論速度還不如騎快馬走陸路,可是周忱想要在路上的這段時間好好整理一下思緒,也好認真應對與陛下的奏對。
到了天津之后,在天津大沽港海關遇見了海關大使王仲義,兩個老熟人已經好幾年都沒有見過了,再次相見之后分外親熱。
王仲義二話不說將周忱拉到大沽港最后的酒樓里,二人隨便點了幾個小菜,要了一壺這幾年慢慢在北方開始流行的燒刀子,對酌了一杯。
高度酒的火辣順著喉管流淌進胃中,暖意頓時順著四肢百骸流淌到全身,似乎一下子便驅趕走了冬日的嚴寒。
周忱放下酒盅哈哈大笑道:“王二!你小子不會是想讓老夫出丑吧,讓老夫喝這么烈的酒!”
“周大人!晚輩可是好意,這數九寒天的,這燒刀子下肚,就跟在肚子里生了一個小火爐,別提多舒坦了,就是這酒不能多喝,容易醉人!”
“老夫以前就聽說北方有一種燒鍋酒,一直也沒有嘗試過,習慣了南方米酒的綿柔,還真不敢嘗試這北方高粱酒的火烈。”
“周大人,您知道這燒刀子為什么能在北方流行嗎?”
“為什么啊?”
“北方天氣苦寒,這燒刀子可以御寒,在北方冬天在室外喝上幾口燒刀子,能夠讓人在野外抵御嚴寒。您想想啊!在大冷的天里喝上幾口燒酒,頓時讓人暖洋洋的,您說北方漢子能不喜歡嗎?
如今大明與草原的互市中,這燒刀子烈酒可是主要的互市商品,那些草原上的牧民更是對這燒刀子愛不釋手!”
周忱若有所思,想起皇帝曾經說過的話,地方官員執行朝廷政策的時候,不能選擇一刀切的死板做法,優秀的官員會因地制宜,在不違反朝廷大是大非的情況下,做出微調,爭取做出符合當地百姓習慣的政策,只有讓大多數百姓都受益的政策才能夠順利的推行下去。
就拿這燒刀子酒來說,這酒若是向遼東推廣,那肯定是大有市場,若是向江南推廣那估計會賠掉褲子。
“我說王二,如今這燒刀子是不是在天津設廠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棣县|
灵武市|
万全县|
酉阳|
桐柏县|
牙克石市|
盐边县|
泸水县|
张家港市|
湘阴县|
甘谷县|
铜鼓县|
陆河县|
鄯善县|
平江县|
淄博市|
合阳县|
尖扎县|
壶关县|
泰兴市|
南华县|
斗六市|
舒兰市|
安图县|
盱眙县|
蒙城县|
九台市|
乾安县|
四平市|
子长县|
库车县|
武威市|
玉山县|
北票市|
荃湾区|
青神县|
南靖县|
盖州市|
榕江县|
仙桃市|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