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隨著地表起伏搖擺,讓人有些腦袋發蒙。 手機是沒空玩了,而且現在網絡信號也斷了。 墻體的裝飾材料和窗戶從高空中墜落,狠狠地砸在了地表,一塊又一塊,有槍林彈雨內味兒。 還有那些路燈的燈泡,以及樹木的傾倒,巴士站臺的廣告牌,樓體外部的led廣告屏,屬于離人們距離最近的威脅。 海邊的卷起了更猛烈的海浪,突破了海岸階梯大概三米高的高度差“防線”,朝人們聚集的廣場蔓延過來,很快尿了褲子的人們便不用擔心被人發現自己的糗。 一道裂縫從廣場西側的邊緣開始出現,暴露出地下的水管和通信管道,水管破裂朝天空中噴灑,如果是在其他一些東南的國度,或許還能增添一些節日氛圍。 停車場的汽車們相互碰撞,然后各自的警報器相互交錯,仿佛是一場奏樂的和聲,此刻在保險行業中里肯定有些人的心都在流血,心想地震啊你還是帶走我得了。 一切都充滿了一種魔幻的氛圍。 古時候的華夏管這叫做“地龍翻身”,現在的陸啟腦袋里面真的自然而然地浮現出這個詞來,仿佛真的有一條巨龍在地底攪弄地脈,肆意翻滾著,他也站了起來,只是雙腳雖然踩在地面,卻一點也感覺不到踏實。 如果說他剛才還能感受到本地人對于地震的態度其實有些習以為常,以及頂多將其看做是對于財產的威脅而并非生命的“不尊重”,那么現在他能聽到神谷櫻的尖叫,看到她嚴重的恐慌,情不自禁伸過來抱住自己身軀的雙手,也能知道這種振幅即使在霓虹也并不常見。 地震這種東西其實經歷多了反而有些疲,外人看來霓虹人的所謂井然有序,其實一部分也是“見得多了”。 甚至就在幾分鐘前,最初的那一陣晃動時候,這座城市里很多人打游戲的還在打游戲,上班填寫報表的還在填表,或許親熱中的情侶也不曾中斷他們感情的連接,還覺得更添一絲情趣。 但幾分鐘之后,很快地,他們才真正感受到了這種自然災害,可能真正威脅到他們的生命。 一直以來在游戲市場無往不利,被很多人看做怪物,出道后未嘗一敗的陸啟,在大自然的面前也不過是和是所有人一樣的普通人一個,如同蕓蕓眾生,滄海一粟。 什么也做不得,只能隨波逐流,甚至邁不開腿來。 倒真的是邁不開腿,不是被嚇得腿軟,而是現在大伙兒本能地聚在一起相互取暖,而且還以他這個絕對的核心為中心,本能地相互攙扶,也就牢牢地圍在一起。 就這種時候你也能看出一點兒四十二的員工們的自主紀律性,陸啟在最中心,圍住他的是一堆美術,因為妹子比較多,外圈是程序們,而最外圈的便是剛招募進入公司不就的策劃。 有一說一這真不是階級的體現,有區別的,更多是因為人的本能是去依靠他們覺得靠得住的人,在四十二這家公司顯然是陸啟。 可面對這樣的情況,陸啟又有什么辦法呢,他也只能和大家們一樣,等待著大地的震顫的平復。 只是有些慶幸,還好剛才帶著所有人第一時間從辦公室內撤離。 如果現在大伙兒還躲在辦公桌下或者墻角,就算寫字樓不塌,被各種挪來移去的辦公桌,打印機,飲水機什么的磕磕碰碰,沖沖撞撞也討不了好。 陸啟被人擁簇著,環顧著四周判斷環境危險的同時,腦袋里面也在胡思亂想著,一種不由自主不受控制的思考。 這一次晃動持續了多久了?三十秒還是一分鐘?但好像已經好久了。 視線之內大概幾百米遠的地方,一棟比較老舊的住宅樓墻體開始坍塌了,看著像慢動作,甩著甩著就甩出來不少東西,像半年沒洗頭的人在迎風甩動披肩長發一樣,莫名其妙的比喻。 國內應該收到江戶地震的消息了吧,如果信號暢通的話這時候應該已經有電話會打過來的,第一個打過來的會是誰呢? 會死嗎?應該不會吧,如果要死也沒辦法,已經做到了自己理解之中能夠做到的最好了,迅速撤離,帶著九十多人來到空曠的地方,應該也是模范案例吧。 但如果要死,有什么遺憾嗎? 廢話,有點多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