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管亥大驚。 看到太史慈這邊人少,便停刀來戰(zhàn),只是戰(zhàn)了幾合便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不是太史慈的對手,如此情況下,他心中已有退意。 便招呼自己的親隨帶著眾人朝著西南的方向進(jìn)行敗退,與此同時趙云太史慈兩軍合在一起聲勢號大,一路追趕殺的賊眾四散逃走,甚至有一些人直接跪地求饒,管亥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根本就沒有辦法阻擋住。 因為趙云和太史慈二人如虎入羊群,在這些賊群中殺來殺去,根本沒有人能夠阻擋,甚至主將管亥已經(jīng)是胳膊受傷,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根本就無心再戰(zhàn),直接策馬前行,如果不是有他的手下進(jìn)行護(hù)衛(wèi)的話,早已經(jīng)被趙云或者太史慈二人有槍殺在馬下了。 而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也是表現(xiàn)的非常的明顯的那就是另外一邊太史慈這邊已經(jīng)是開始進(jìn)行了追擊,趙云這邊兩人也是第一次相見,但是并沒有任何的交集,他們的目的就是殺敗對方,所以追趕著黃金賊寇。 隨著之前的漢軍的追擊終于是有了成效,管亥大敗而不退,想著剩下的人都潰散不成軍,無心帶著而去,在這樣情況下,自顧走了。 孔融則是鳴金收兵。 投降著被帶回來的這些人其中也是很多的都是被各隊人馬進(jìn)行了一個重新的編排,剩下的事情則是一個慶祝勝利的情況,于是孔融迎接趙云入城,然后大家相互的見禮,接著大家一起慶賀。 這是一個慶功宴,所以有功之人是不可以缺席的,只能是作陪。 慶功結(jié)束之后,趙云就告辭離開,作為是公孫瓚手下的軍人,他自然是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做這個事情的,所以他吃飯行禮過后就離開了。 至于說是軍功之類的并沒有去,因為公孫瓚在趙云離開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給趙云進(jìn)行一個說明,這些東西都不需要,而北海用不了多久會成為自己的治下,完全沒有必要再爭這些東西了。 北海這邊的賊寇已經(jīng)是被清理,整個北海也是變得非常的安全,而且這樣的情況下,孔融又打算要投降公孫瓚,這讓太史慈開始自覺的自己還是沒有必要在這里繼續(xù)浪費時間了。 于是他直接是對著孔融拜道:“昔日吾母得太守大人所救助,如今奉母命前來相助,已經(jīng)算是徹底的打敗了敵人,我有揚州刺史劉瑤是我同郡的同鄉(xiāng),前段時間傳來書信讓我到他那邊去,我也不敢不去,所以只能是和太守大人辭別了!” 孔融聽到了太史慈這么說之后只能是點頭,畢竟對方原本的只是來相助自己的,如今已經(jīng)是幫助自己解決了麻煩,而且自己又要投降與公孫瓚這樣的話,也是讓沒有辦法再收留太史慈了,畢竟太史慈這樣的英雄,肯定是不能夠和著自己一起去投降別人的。 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孔融只能是感謝了對方,便賞賜一些東西,讓他帶回去孝敬他的母親,但是太史慈并沒有去接受這些禮物,直接就是策馬而回。 太史慈回來之后,他的母親看到太史慈幫助孔融解決了北海的危險,于是她非常的高興,而在這個時候也知道自己的兒子得到了同郡同鄉(xiāng)的劉瑤所寄來的書信,于是便讓自己的兒子前往揚州去支持刺史大人。 很快一個北海也就剩下了孔融和糜竺兩個人,對方在想了一下之后,便問道:“太守大人,如今北海之困以然解圍,不若起兵前往徐州救一救徐州?!? “如今,公孫瓚兵臨北海,我已無能為力,不日就會前往其處,這北海非我。” 孔融說完讓人暫管北海之事,于是他親自前往在。 糜竺看到這已經(jīng)被有辦法待了,就辭別?;匾?為對于公孫瓚來說他一直都是在等待這件事情,畢竟他知道在一定的情況下最需要的就是這些東西,如果說自己能夠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那么才是自己最為主要的成就,所以他在得到了趙云回來的匯報之后,基本上已經(jīng)知道這件事成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