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又怎能知曉,洛離此刻的雄心壯志,已經看向了整個北玄域乃至天下? 洛離要的是一統七國,統一北玄,而他想的則是怎么完好的侵吞楚國。 思考方式不同,自然會導致不同的差異。 “微臣領命。” 洛離發話完后,商鞅當即領命。 作為洛離召喚而來的臣子,他對于大夏的忠誠自然毋庸置疑,只要洛離有旨,那么他便會盡心盡力的去完成。 而且此舉,也未必與他無益。 商鞅被洛離召喚而來,就是凡俗頂尖的宗師強者,距離天象僅只有一步之遙。 左白鹿多年積累,一朝踏破門檻,而眼下的商鞅所差的,不過只是一個契機罷了。 眼下洛離派遣他去往楚國主掌大局,執掌一地,對于他完善自己的法治之道,未必沒有好處。 所以無論是于公于私,他都欣然愿往。 “楚皇駕崩,我大夏受楚太子項長歌之禪讓,得楚境萬里疆土,也不能做的太惡,不然怕是會叫天下笑話。” “因此朕思慮過后,覺得只單單封項家一個楚侯之位有些單薄,正準備將原楚都城郢都,作為食邑賜下,為項長歌之封賞,并允他一道王位,號曰楚,諸卿以為如何?” 一篇又一篇大大小小的政事講述而過,接近尾聲后,洛離敲了敲臂膀下的純金龍首,不經意間又提了一句。 一句話落,諸重臣心中頓時一震,各有所思。 洛離狀似無意,一片好心,但那其中表述的意思,難不成真能是憐憫心犯,想要給予項家皇室一些好處? 怕是不然吧。 梁溫抬起花白的眉頭,眼神隱晦的看了上首的玄金黑龍袍青年一眼,看到了他眸中蘊藏的深意,頓時心下了然。 自家這位陛下,殺伐果決,自上位以來就對世家大動兵戈,素來對于爵位與貴族看的極其重要,非有功勛在身不得賞之。 眼下突然起了想法,將楚國舊皇室提為王爵,加以厚待,再加上此刻大夏逐步安定... 他這是想要以厚待楚國作為表示,向著那燕陳淵齊四國,作為表率啊! 以大夏現如今的國力,以及當今陛下的心氣,對于這北玄域偌大天下,已經是勢在必得的了。 李存孝破境天象,左白鹿儒道大宗師,又有江湖一派對于大夏表示親近的天行盟盟主,再加上夏皇洛離,足足四尊上三品的大宗師! 這等陣仗,恐怕就算是那中土的大派,也未必能比之吧! 圣地不出,一品不現,當無人是大夏兵鋒之對手,如此實力,想來對于其他國度開刀,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腦海中思緒飛速流轉,考慮清楚前因后果,梁溫側眸看著一眾大臣不停交流,當即整理衣冠上前一步,迎合洛離道: “陛下考慮周全,我大夏正值盛世,又有明君平定四海,施以仁治,使得四海升平,百姓諸民無不稱贊,眼下厚待楚項一族,給予王位以示君恩,想來也有利于楚境安寧,以作天下表率。” “陛下英明!” 梁溫作為當朝宰相,權衡四方派系,雖并不掌握各部主要實權,但也算是大夏當局舉足輕重的人物了。 他的話語一出,又有不少臣子也緊跟著附和,一瞬間朝堂就呈現出了一邊倒的局面。 要知道,洛離可不是什么傀儡皇帝,他能登基稱帝,靠的都是他自己的實力,他今日既然提出這個提議,那自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就算滿朝反對,也未必能改變他的意思。 眾臣子之所以討論,不過是分析其中利弊而已,而作為正六品及以上的官員,洛離的深意,他們又豈能不知? 梁溫猜測的東西,很多臣子也是一點就通。 所以他們自然不會忤逆和反對洛離。 見到朝堂之下,一片圣名稱頌,洛離點了點頭,面上帶笑: “那就這么定了,事后傳詔便是。” “另外眼下大夏兵鋒強盛,朕有意效仿古天子古人皇,建立一方大一統的人族國度,所以準備派遣使者出使其余四國,行招降之舉。” “不知諸卿家,可有自告奮勇的?” 如果說,剛剛一連串的政事,都是小打小鬧的話。 那么洛離這一句開口,幾乎不亞于是石破天驚,將一切遮羞布都給徹底撕了下來。 打開天窗說亮話。 眼下所有的臣子,哪怕是再遲鈍的,回過味來后仔細思考整個朝會,都突然驚覺發現,貌似當今陛下,一直都在為這個目的做準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