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稟明陛下。” “自您率領大軍離京北伐,我等謹遵圣旨策論,于民生、國策、律法、以及政事上都有條不紊的進行改革,時至如今,堪稱是改天換地都不為過。” “律法一道,有大理寺卿商大人主持修改,正往年二十六大項法規疏漏,以公平至上之法理,再輔以微臣自身所修去其部分苛刻,傳于一十三州各個州郡,嚴明法紀,眼下已是初見成效。” “改革賦稅,將前任夏皇不理朝政,只顧貪圖享樂定下的重賦削減,再加上李存孝將軍遵照著您的囑托,動用武力清掃不服世家,回收大片土地和資源。” “經過一年的休養生息,即使前線有戰,后方民生也未曾凋零,比較往年近乎強了一倍不止!” “還有科考之道,微臣以學宮祭酒的身份親自督促,將州郡縣三道考試,都遵照著旨意嚴格執行了下來,地方的文武學宮也在戶部動用國庫、不計銀錢的情況下,如雨后春筍般在各地建造了起來。” “各項大大小小的改革,根據這三條核心發展,其中復雜之事雖然繁多,有著不少阻力發生,但在徹底執行下去后,大夏朝所獲得的收益,遠勝于往昔!” “凡此種種便證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我等所行的道路,是對的!” “這一切,全賴陛下高瞻遠矚!” 于金鑾殿數百朝臣的面前,左白鹿如數家珍,將那一系列的政事變革都對著那皇座之上的青年,娓娓道來。 不過一年時間,一個廣闊到數萬里的皇朝,其中產生的變化竟如滄海桑田般,若是異國他鄉之人到此,盡數觀摩了前后之景,怕免不得也得為之唏噓不止。 洛離以他超前的遠見,讓所有一葉障目的臣子們都明白了,他們陛下為何哪怕不惜動用重手腕,也要打壓世家的原因所在。 世家比底層更容易出現英才,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同樣的。 左白鹿代洛離傳旨天下,開設文武科考,在州郡縣三試中涌現的人才,雖也是以世家高門之才居多,但寒門之中,亦有驚才絕艷之輩。 這還是在二者武道和文化普及,完全不同的情況下所做出的對比。 可以想象,在今日州郡縣的學宮盡皆落實,一級一級的分布越發嚴格,當整個國度都以習文修武為畢生目標后... 這個足足有著數萬萬人不止的人族皇朝,涌現的人才又該是何其之多也! 所以,若是世家握持資源,利用便利扶持自家紈绔子弟和庸才,對于整個皇朝而言都將是一種弊端。 而弊端,自然需要清除! 階級高貴是相對而論的,一旦其對于國家本體有害,若是不徹底將其掃進歷史的塵埃之中,那么他日必將會生出禍端! 這是萬古不改變的道理! 而減輕賦稅、改革法規使得大夏趨近于公平,讓那底層百姓衣食富足,心境漸漸發生改變,變得更加自信, 這都是圍繞著這個國富民強,人人如龍的終極目標,而制定的一系列計劃。 “看來,在我離去的這些時日里,大夏的新政進展也并未落下進度。” “想必就算是我親身坐鎮于長寧皇城,怕也是不過如此了。” “難怪左白鹿能成就天象之境,想來不僅僅是因為沾了北玄域天門大開的便利,同樣也有他自己道心圓滿的原因摻雜其中。” “借助我大夏圓滿了自身之道,欠下偌大因果,這位來自中土儒脈的俊杰,怎么說也得徹底綁上我大夏的這座戰車,下不去了啊!” 洛離聽完下首左白鹿的話語,即使還沒有看到呈遞上來的奏折,他此刻都已是心中欣慰,面上不禁露出了微笑。 在回歸大夏,于金鑾殿前朱雀大道見到左白鹿的第一眼開始。 洛離就曉得,這位自中土而來的儒家讀書人,已經不再是自己離去之前,所見到的那副模樣了。 天庭飽滿,道韻自生,一身所在,就仿若是天地的中心! 這赫然便是上三品天象的象征! 在其他人眼中,可能這位左祭酒和往日里依舊是一般無二。 但在洛離的眼里,他的身上可謂是發生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說是脫胎換骨騰飛如龍,都絲毫不為過也! “不論江湖之遠,光看朝堂之上,終我大夏一朝人才濟濟,連同我在內已有兩尊天象坐鎮,再加上梁溫商鞅李存孝等等英杰,就算是與那中土一些一流實力媲美,想必也差不了多少了罷!” 袖袍中的拳頭捏緊,洛離想起曾經在北涼有過照面的天機閣客卿酒道人,根據從他那里得到的訊息,心下當時便暗想對比道。 須知道,只要有天象境坐鎮,就是一方武道大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