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可惜,成也宿命通,敗也宿命通。 作為佛家六神通中最難修持,也是最為奇詭的神通,古往今來除卻開派大成者外,又有幾人能修行成功? 那位名號為天海的金剛寺祖師,便深深的陷了進去。 可笑啊,世間能有幾人參悟得透所謂宿命。 更何況常年身居頂峰,早已對于佛道至理若即若離的天海,犯了致命的忌諱。 因為在當時尚且年輕的張太乙身上,他看到了自己宿命通大成的影子。 所以天海為了將此人收入門墻,做出了他這一輩子最為后悔,同時也使整個金剛寺蒙羞至今的事情。 無緣無故,滅人門墻! 都說眾生平等,可修佛之人卻將眾生性命看得如同草芥,為了成道不擇手段。 不管從何種道理而言,天海無疑都是本末倒置,大錯特錯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 后面的故事,正如在這天下經久流傳的說書列傳之中,所講的張太乙傳記一般。 自那身懷佛道雙絕奇學的張太乙,高歌猛進修行大成開宗立派,封號大宗師之后,歲月流逝直至如今,金剛寺也都沒有喘過氣來。 天海大師臨到死前都沒有明悟宿命通大成,反而是性情越來越古怪,直至最終被張太乙鎮殺于金剛寺山門之中。 身陷業障而不自知,以至于身敗名裂,當場圓寂。 而張太乙則是踩著昔日的金剛寺,名揚天下。 若不是佛脈三宗同氣連枝,共同出面保了金剛寺傳承,再加上張太乙雖有恨意,但終究沒有下此狠手。 恐怕當時連帶著金剛寺全宗上下,怕是都得陪著祖師一起陪葬了。 種種事跡,叫這與那個時代隔開一輩的金剛寺方丈,怎能服氣? 但天眼僧不同。 他曾經可是與張太乙共出一道門墻。 只可惜,本該也是風華絕代,卻最終一輩子都被那聞名天下的太乙大宗師,給壓在了陰影之中... “修成天眼通,慧眼觀六道。” “接下來,老衲會從元真留下的痕跡中,觀摩著北玄域的動向。” “若他能成則最好,可若是敗了...” 說到這里,天眼僧有些蕭瑟。 “我以慧眼看天下,元天界暗地風起云涌,以老衲觀之再過不久,怕就將是一片戰亂,四野哀鳴,神魔妖鬼群魔亂舞,當此之世,人道不能衰弱。” “若元真不是對手,便只能說我金剛寺,還沒到崛起之時。” “這段恩恩怨怨,也該劃個終結線了...” 說罷,灰袍僧人似是累了,只是會揮了揮手,便陷入了入定之狀。 而明華方丈見此,也只能長嘆一聲搖了搖頭,踱步退了出去。 他覺得,祖師為人太過和氣,已是失了武道爭鋒的銳氣。 “金剛寺,何時才能再興也?” 看著殿外兩株四季不變的長青松樹,這亦有些蒼老的和尚,也是一臉茫然,不知未來在何方。 ... 大夏北境,草原。 自宣風城外天象激戰,已經是過去了整整一日一夜。 而被洛離下令撤離的將士們早已會和在了后方,并知曉到了洛離與嘯月王之間,已是決出了勝負。 這一戰,堪稱震天動地,種種武道法壓的底下眾生都喘不開氣來,同時,也讓諸多戰士們明白了天象的可怕。 一人可敵十萬軍,絕不僅僅只是虛言。 本以為,也就僅僅只有如此了。 可誰曾想,就在那嘯月王延木真落入下風之際,其甚至還召喚出了一道布滿妖氣的黑煙巨掌,端得是恐怖無比! 但即便他百般手段頻出,可最后,他們的陛下還是勝了! 盡管在戰斗最為焦灼之時,大軍已經撤離,所以并沒有親眼見證到那歷史性的一幕。 但這卻絲毫不影響大夏軍隊的士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