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畢竟說到底,也有了兩三百年的底蘊,要是太過寒酸,那也說不過去。 這一日,有身披白色僧人服的和尚,兩手空空牽著毛驢,從城中走出。 走到城門前時,他轉過了頭,向著那背后的金狼王城頂上望去。 這一眼,他便看到了這座王庭的氣運,比較往日已經是稀薄了五六成不止,說是一句王朝末年,日暮西山都不為過。 “阿彌陀佛。” 看上去年歲不老的高大白袍僧人,輕聲呢喃一句。 隨后,他的耳畔便浮現出這金狼王庭長生教宗,也就是他昔日的師兄所叮囑他的話語。 “元洪,北玄域氣象即將復蘇在即,枷鎖已解,怕是不出百年,就要重復昔日宗師輩出,天象降世的千古盛世。” “師兄我借著這金狼王庭的國運,已經摸索出了天象大道,為金剛寺當代修為最高,執牛耳者,你若是與我一道,那么今后寺內各堂首座,當有你一列席位。” “所以我希望,你能以我中土佛脈三大宗之一金剛寺的名頭,去壓一下那遠征而來的夏皇,叫他知難而退。” “非是師兄不想出手,實在是身不由己。” “眼下我自身因果轉輪功未曾大成,即使有了天象果位,也不能立刻就與金狼王庭撇清關系,還需要一短時間穩固根基。” “可如果那大夏攪局,嘯月部的逆賊又妄圖舉兵自立,那師兄我極有可能出現意外,致使數十年謀劃一朝成空。” “所以,拜托你了。” 這名為元洪的僧人,駐足在這城門之前良久后,方才有些苦笑。 “師兄啊,我輩上山修行,為何要牽扯如此之多的紅塵世俗。” “寺內諸多上乘典籍你不修,偏偏要學這種斬龍奪運,鳩占鵲巢的法門,師弟真的不知該如何說你...” “這夏皇洛離得太乙傳承,早已在宗門內傳了開來,此次我等攜金剛之名前去壓他,兩宗素來便有世仇,他又怎能是那般好說話的。” 想起曾經提攜過自己武道修行,讓他未至三十,便有了一身武道四品的高絕修為,元洪猶豫過后,一時間又有些難以推辭。 感受到背后從城池中投來的注視,這僧人一甩袖袍,只得長嘆一聲道,“罷了罷了,小僧還是去走上一遭吧。” “畢竟師兄之恩,做師弟的不能不報。” 說到這里,元洪想起那即位夏皇的洛離,曾經有過斬過數名四品高手的輝煌事跡,一時間眸中也有著幾分戰意浮現。 金剛寺青年一輩的武道高手,他足以稱得上是頂尖,而能與他爭那金剛佛子名諱之人,也不過只有區區兩人而已。 持一顆武道之心,自當勇猛精進。 而既然答應了師兄元真,那么元洪此去,定會與那洛離交手一番。 眼下很顯然,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吁~ 白衣僧人牽著一側正發出嗚咽叫聲的小驢,翻身上前,便孤零零一人,往著南境走去。 大軍壓境迦葉關,金狼王庭正集結兵馬前去援助,只可惜時不我待,等到與嘯月王庭前線言和,大軍前去之際,保不齊那關卡便已經丟了。 所以雖然元真未曾明說,可元洪自己卻也知道。 他此行的目的,便是止戈! ... 大夏中軍,駐扎草原之地。 汾河部距離此地,說近距不近說遠也不遠,因此在洛離帶著麾下回歸之際,也不過才過去了一天左右的時間。 從后半夜一直熬到白天正午,這些戰士的身軀多少也都有些疲憊。 但他們的精神,卻無疑是亢奮的。 作為戰士能打勝仗立功,便是大喜事,更何況自從洛離登基稱帝,新政一系列的改革,對于功勞的比重都是相當大的。 只要能斬敵夠多,他日就算是獲取高深的武道功法和典籍,變得更加強大,甚至成就先天,拜將封侯都不是不可能之事! 帶著延憐秋一行人和那一眾俘虜,洛離與霍去病一道凱旋而歸,回了大營。 隨后,那些清剿四周的各支軍隊,都在這些俘虜的口信和繪制的地圖中,繼續展開了對于其他北蠻部落的掃蕩。 這一次,果然收效頗豐。 再加上知曉迦葉關有意識的派遣小股騎兵出關,前來對于大夏軍隊進行騷擾,所以陳慶之便將梁華等一眾武道高手都派了出去,在這些軍隊之中坐鎮。 這樣一來,再遇到敵軍偷襲的時候,最起碼不會率先亂了陣腳。 一系列操作下來,迦葉關的北蠻人果然沒了辦法。 而更令人驚喜的是,本來在迦葉關中被派遣而出的眾多騎兵中,有一支倒霉的撞在了梁華這尊武道大成的刀道宗師面前。 如果在遇見梁華時,那迦葉關的首領直接撤離,說不定還能沒有多少損失。 但很可惜,他選擇了直面死亡,向前沖鋒。 那么結果,自然就沒有了任何懸念。 又是一晚夜色降臨。 皎潔的月光,肆意灑下人間。 洛離坐在大帳之中,眸子中閃過幾分疲憊。 數日里,掃蕩四方的大軍一路高歌猛進,各自都立下了不菲的戰績。 后顧無憂之下,迦葉關的北蠻人大軍,自然不可能讓他們繼續存在! 洛離已經和陳慶之霍去病等將商量好了。 再修整三日,等到立身于草原各處,執行清掃的夏軍接到命令后,便直接拔營前行,以勢如破竹之勢,將那迦葉關直接拿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