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對了,之前光想著表達謝意,還未請教霍兄,你為何來這長寧城?” “莫非也是想要和鴻之一般,前來這改革最前沿處拜入學宮,希望他日能謀得一官半職,報效家國不成?” “也是,以你的年紀和武道功底,如果和我一道拜入那些武道學宮,怕是他日成就武道宗師,都并非沒有希望吧!” 這年輕書生名為李鴻之,來自南域的青州落霞郡城。 他聽聞中州長寧皇城新帝登基,欲改革大夏,頒布了文武科考、以才定之的方針策略后,頓時嗅到了這是一個機會。 所以不遠萬里,此人便帶著自家仆從一路風塵仆仆的往中州趕來,就是想要踏上這第一批改制的浪潮,看看能不能從中謀出一份事業來。 光憑此點,雖不曉得其才,但也能看出是個有慧眼的。 不過只可惜,此人時運有些不濟。 眼下洛離登基不過一個月有余,雖說將大局定鼎,但有些躲藏在山野之中的毛賊,還是沒有處理干凈。 就在一伙靠近長寧的山賊,覺得繼續窩在這天子腳下前途無亮,遲早得被大理寺和鎮邪司等執法部門揪出來,正準備帶著下屬跑路時。 他們剛巧,卻在半道上撞見了這名一看就出身不錯的年輕書生。 平素里只挑大魚下手的賊眾,又怎么可能放過一個看起來手無縛雞之力的羔羊? 后面的故事,自然不必多說。 如果不是名為霍去病的年輕人恰巧路過,三下五除二的將這一窩山賊全數剿滅,恐怕李鴻之就不僅僅只是仆役被殺了。 僅憑他一人之力,又豈能是數十之眾,還有武藝傍身的山賊對手? 所以理所應當的,萍水相逢的霍去病,便成了他的救命恩人。 天子腳下,二人的共同目標又都是大夏皇城長寧,所以出于種種原因之下,結伴而行自然順理成章。 這也便有了剛才霍去病,借助著李鴻之本來給仆役準備的度符,入城的一幕的發生。 “算是差不多吧。” “我來這大夏皇城,本就是奔著那位夏皇陛下而來的。” “李兄,能否跟我講講,這位陛下在你看來,如何?” 看著一側書生氣喘吁吁但難掩雙眸明亮,霍去病輕輕一笑,不置可否。 一個處在南境的士族子弟,不遠萬里跋涉山川,甚至還差點出了人命。 放著好好的家業不管,只為了前來這大夏長寧,拜入那最頂級的學宮之中,求學論道? 這位陛下的改革,真有這么好嗎。 “自然可以!” “霍兄你自他國而來,對于大夏現在的狀況可能不太明白。” “但你一定要知道一點,那就是當今陛下所設立的文武科考,以及無數學宮,就是為了給我等大夏子民,開一條以才濟世、以武強身的大道!” “只可惜在下武道天賦不行,不然說不得也要上馬從軍,替著大夏南征北戰,掃平四方動蕩。” “若是可以與今上一同開辟出萬古盛世,那也不枉來此世走上一遭了!” 二人一邊走著,那書生也不停的在霍去病耳畔侃侃而談。 從登基立威斬逆臣、到圣旨平定王謝家、再到那金鑾殿上追封英烈,以及建設鎮邪司等新機構,開設文武科考等等壯舉,他都全數講給了一側的霍去病聽。 這些功績和動作,就算單獨只拎出來一件,也是尋常人一年半載決計無法完成,須得徐徐圖之的事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