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給王爺時間,一年、三年、五年、乃至于十年甚至更久,他定能叫這天地換新顏! 正如洛離在那金鑾大殿的登基大典中所說的一樣。 朕伐世家,誅奸邪,改政事,尚武風,不過是為了讓這積弱已久的朝廷,成為真正萬代不朽的皇朝而已! “能評判其功過者,不在當代,而在后世春秋...” “隨著時間的流動,這天下百姓,一定會明悟陛下的心意。” “而在此之前,我輩定當披荊斬棘,與陛下一道,為了這萬古盛世,盡上一分心力!” 陸云懷藏心事,不再言語,只是躬身一禮,便應下了此事。 而另一側。 “天子一怒,伏尸百萬,好大的氣魄!” 聽到那不咸不淡,但是其中之決絕卻仿佛不容置疑一般的言語,左白鹿心中頗受震動。 這種人物,竟能悟出眾生如龍之道? 為何他感覺,洛離的言語有些過激,鎮壓殺伐之意,太重了。 想起那雪夜之中,匯聚人道洪流達到頂峰的氣勢,左白鹿又看了眼這一臉冷漠,殺機溢散于表面的白衣青年,只覺得這二者不似同一個人。 是以,他有些忍不住的上前一步,深吸一口氣,言語前所未有的認真道: “陛下,我有一問,還請陛下不吝賜教。” “讀書可以明理,而名留春秋青史之古皇大帝,無一不是以仁德盛名傳唱四方的。” “我觀你之大道,堂堂正正,恢弘大氣,更是有古來未有之大氣魄,有圣人之象!” “若是真能以此成就天象,假以時日,就算是與那中土大周的武帝媲美,都不是不可能之事!” “那三大世家,勾結異族,欺上瞞下,其罪自然不能容于大夏,因此陛下能念得老弱婦孺,已是具有仁德之名。” “但...須知道外人可不知曉。” 說到這里,左白鹿聲音有些沉重。 “據我所了解,大夏的頂級世家,不外乎王謝等流,今日陛下先是誅了此二姓,其后馬不停歇,又要建立像是鎮邪司這等權利機構,難不成就不怕這各地世家,聞風喪膽,惶惶不可終日么?” “陛下初衷雖為好,但急功近利,可未必就是件好事啊!” “以我來看,既已有震懾,那么徐徐圖之,未嘗不是上策!” 一番話語,有理有據,事事為大夏作為考慮,不可謂不讓人信服。 而且其中言論,也確實屬于事實。 正如左白鹿所言一樣,讓李存孝這等戰場殺神,行事雷厲風行之輩接任鎮邪司主,那些個世家以及官吏,怕是連入眠都得帶著惶恐之意。 長此以往,恐怕會讓整個大夏陷入歧途。 左白鹿說出的這等話語,是站在他自身出發的位置,以及他自身游歷諸國的見解,再輔以結合儒家內圣外王之道,方才得出的結論。 所謂內圣外王者,即為內施仁政,以圣人之風包容涵蓋四方百姓,對外施以王道,讓四方諸夷感念帝王之威。 可眼下的大夏,真的適合這種道么? 聽完左白鹿所言,洛離微微一笑,并沒有率先開口。 他只是對著陸云點了點頭,示意他驅散群眾,先按照他所言之事去做。 待到陸云領命離去,以及周圍場地都被控制之后,洛離這才轉過頭來,欲要回答左白鹿自身的疑問。 可話還沒開口,那后方頭頂發冠,通曉法理素來以威信著稱的商鞅,便是先了他一步,站出了身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