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女子抬頭出聲,洛離的目光自然也落在了她的面上。 二人目光交匯間,經過近些日子的相處,也沒了之前的尷尬。 “這大夏朝堂上八成官員盡出于世家宗派,拋卻這些人,簡直無人可用。” “而我雖有通天武功,麾下五十萬大軍橫掃當世,可遇此局面,卻也是有些頭疼。” “現在如果不把他們治的服服帖帖,那無論是說我欲實施新法,還是北伐草原,都不得安寧。” “因此,才得來如此感慨啊!” 洛離揉了揉眉心,有些頭疼,當聽到李青衣的詢問后,隨后便開口解釋道。 說實話,若不是壓著性子,他是真想將這上上下下的家伙全部清理一遍。 只可惜,現在底子太薄,要是全給砍了,怕是直接無人可用,到時候一味以武鎮國,怕是也別想要地方進步了。 將領只知戰場征伐,要他去鼓勵民生,增進生產,乃至于改革變法,那才是真正的難為人。 一時間,洛離更惆悵了。 不過在他看向李青衣手里的書卷時,突然靈機一動: “對了,素來都聽聞中土大周強盛,武道高手層出不窮,儒脈高人也有不少,在武道顯圣,天地靈氣濃郁的地界,能有如此皇朝佇立,想必這大周也應當異常強盛才對。” “可否與我聊聊,這大周的官員都是如何組成的?” “想必應該不單單只是世家才對吧。” 放下書卷,聽到洛離主動挑起的話語,李青衣抿了抿唇,秀美輕輕微蹙,仔細的想了想后,方才道: “我自幼都在太乙山上長大,對于大周為何強盛,卻是了解的不多。” “但最基本的制度,還是可以說出一點來的。” “中土之上,除卻大周之外,還有其他人道圣地治理疆域,但能稱得上帝國的,卻也僅僅只有一個大周。”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大周之中,有百家爭鳴。” “儒脈倡導以仁治國,數百年屢有圣賢立世;墨門主張兼愛非攻,以平衡之道與機關之術聞名天下,親善愛民;法家以律為尊,闡明之道貌似是以法為公理,乃治天下之權...” “此外,還有兵家等諸脈,都是有著各自的見解,而整個大周七十二州,佇立的百家學宮也是數不勝數。” “朝堂之上,官員大都由這些學宮內的弟子出仕,因此對于眼下的大夏來講,并沒有什么好參考的。” 聽著姑娘口中婉轉柔和的話語,洛離聽了半天,只聽出了兩句話。 有人才,有底氣! 聽得洛離著實是羨慕不已。 儒脈、墨門、法家、兵家... 雖說這百家嚴格意義上,也是一種宗派傳承,還是遠比大夏強盛許多的傳承,但他們卻不似世家那般,只由血緣親近的人物出仕。 相反,這些傳承之地招收弟子和學生,大多都是唯才是舉,再加上一層層篩選,最后提供給大周的,一定是一等一的天才! 有此等良才輔佐,難怪名聲能響徹宇內外的所有人道疆域。 無論從哪方面看,大夏都是遠遠不及也啊! 只可惜,這種方式,注定在大夏是行不通的了... 無他,唯底氣與積累不足。 開辦學院,師從何來? 更何況,真正意義上的讀書明理,也是一種奢侈的事情,它不比武道消耗來的少... 啟蒙讀物、各家經典、學雜費用一應算下來,與武道筑基所需要耗費的藥物,怕是相差不多! “做昏君是真舒服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