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雖說攻克玄州之后,需要派遣不少將士鎮(zhèn)守,再加上戰(zhàn)爭途中傷亡,使得北涼有了不少折損。 但一路俘虜大夏守軍下來,重新編成隊伍,待到陳慶之率領(lǐng)大軍,繼續(xù)向著滄州進軍時,整個北涼隊伍,依舊保持了整整十五萬余人。 再加上李存孝為先鋒,梁華、荀令以及李旭等數(shù)位宗師坐鎮(zhèn)中軍,雖說對于最后的結(jié)局,洛離已有了萬全把握,但是真一聽到大勝消息的時候,他還是不免得有些驚喜。 要不是因為曉得兩個月后還有一場神魔之禍,恐怕現(xiàn)在洛離都想彈冠相慶,大醉一場了。 十年積累,終是一飛沖天! “這可真是一道好消息。” “眼下滄州已定,不日將平,北三州盡入我北涼掌控之中,影響力大增。” “值此聲威正盛之際,一封請?zhí)麖V邀天下英豪前來論武,以我北涼王之尊位,想必沒有太大的問題。” “雖說此次論武的根本目的,是想請來那幾位大夏頂尖的四品宗師,共同籌謀兩月之后的大事,但為了我北涼的顏面考慮,還是要將這場大會盡量做得正規(guī)一點。” “地點定在玄、涼二州,未免太過偏僻,而滄州底蘊深厚,又兼得地理之勢,正是匯聚大夏各方宗師,彰顯北涼實力的好去處。” “時機已到,諸位,本王該動身了。” 提起正事,洛離正襟危坐,眉宇間帶著認真之色。 而這股氣質(zhì),才是那位虎視天下,有氣吞山河之志的北涼王真正面貌! “可以,你去將一應(yīng)事宜準備完畢。” “至于我父王那里,有我親自出馬,定能將他老人家拉過來。” “不過到時候能不能讓他聽你的話,可就只能看洛離你自己的咯!” 從頭到尾,將洛離一番話語聽全的虞淮竹,自然曉得洛離的籌謀。 宗師論武,光從名諱上看,就能猜測出前來參與的人物,一定都是達到六品先天境的高手。 而且如果召開者實力和威望不夠,那他根本連召開的資格都沒有。 雖說明面上,這種大會是由諸位武道強者互相探究武力,共同切磋武學的場所。 但實則參與這種大會之人,大部分人都是想要借機弘揚自身道統(tǒng)與傳承來的。 因為只有在這種頂尖大會里力敗群雄,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名揚天下,而人之一生所求,也不過唯名利二字罷了。 達到先天境,凡俗的金錢已經(jīng)不能再入這些強者的眼中。 到了這種程度,能夠吸引到他們的,只有勝敗! 宗師者,恃才傲物,自詡世間第一流,每個人都有獨屬于自身的傲氣。 這種人物,都有著自身的信念執(zhí)著。 里面肯定有看不慣北涼作風,以及他北涼王事跡的人,所以到時候前來挑事踢館的人,肯定不少。 至于能不能將這些人徹底擺平,并借機提升自己的威望力壓群雄,成為真正名副其實的‘武林盟主’, 隨后號召群雄共聚夏京,將那云宏耗費一甲子壽元所測出的卦象徹底勘破,就要看他洛離自己的能力了。 “只要你能將虞王爺拉來,我就一定能將他說服。” “畢竟此事也不需要他出兵協(xié)助,為了這大夏一十三州的安寧,想必他還是拎得清輕重的。” “不說其他的,隨本王去皇都求證事實,應(yīng)當還是綽綽有余。” 看到虞淮竹起身,洛離隨即也站起了身子,面色胸有成竹道。 如果說大夏的四品宗師中,誰是洛離最難請動的,那肯定只有鎮(zhèn)南王一人。 畢竟那位虞侯爺明面上,好歹也是大夏的臣子,一位大夏的王爺,要是無緣無故能來參與他這北境亂臣賊子的盛會,那才是奇了怪了。 不過要是有虞淮竹親自出面,結(jié)果估計就將大不一樣。 下一刻,四人短暫的交流完畢。 虞淮竹帶著洛離的口信,以及云宏測出的卦象,往著南境而去,而李青衣和酒道人兩人,則是跟著洛離,往滄州方向動身。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