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齊逸-《蔚藍領航者》
第(2/3)頁
可以說,當時鑄夢集團并未表現出任何光學領域的研究傾向。
這也是齊逸的家人和同學師長們不理解的地方,他們不理解為什么齊逸非要加入鑄夢集團。
恰恰相反的是,這個問題的答案除了齊逸自己以外,桃醉也知道。
那就是鑄夢集團的科研管理結構和對科研項目的支持力度,以及小夢表現出來的智能程度。
齊逸可跟老實巴交的翁星辰不同,這屬于新一代的年輕人的代表型人物,崇尚規則范圍之內的自主性,非常具有探索精神,不喜歡那么多的規矩。
他通過簡單的圖表就分析出了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
首先就是官方科研機構不怎么適合他那種性格,大企業管理者普遍太狗,也不合適。
至于自己創業,都說創業,可是創業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科研為驅動的創業。
先進的光電技術在研究的時候就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技術,進入到試用階段更是需要綿長的產業鏈配合。
就算齊逸在紫金大學交了不少的學霸朋友,能攢出一個團隊出來,可對他們來講創業也并不是什么最好的選擇。
哪怕中州官方和不少地方對他們這種創業團隊有優待,甚至有資金扶持。
在學校搞科研發論文的齊逸,也曾去過科學院、接觸過不少企業,他太清楚一個高效龐大的科研機構對科研的影響了。
拿他們學校舉例,如果學校全力支持,其他領域的科研人員積極配合,那么他有信心做很多事情。
可惜的是誰都知道這根本不可能。
但是如果把這個全力配合的機構的規模降低一點的話,那么桃醉在直播的時候講過的那個科研管理系統就比較合適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隨著碳基芯片在中州的普及,他也拆開過一塊碳基芯片。
顯微鏡下眾生平等。
其實星云架構和星云芯片對他這個光學博士來講并沒有什么好驚訝的。
他驚訝的是這種芯片的制作工藝。
通過桃醉的直播,以及其他業內人士的分析,以及他的親眼觀察,他終于發現了桃醉口中的那個‘印刷’所代表的技術含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