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唱過了《感謝所有愛我的人》后,姜易又唱了《五百里》,感覺一毛一樣,都有那種音樂和感情的疏離感。 可要說歌唱技法,姜易確定自己已經入門了,最起碼能冠絕高中時代的KTV了。 雖有些不盡人意,但也算不錯,想了想,他打算用最真的感情和技巧來歌唱——不讓心靈懸起! 這也算是檢驗一下自己這幾日來的自學成果,順便感受下脫離了理性是否能讓歌聲更加動聽。 “我是一個普通的人” “我是一個有夢想的人” “沿著兒時我想走的路” “咳咳咳……” 剛唱了三句,姜易就沒好氣的按下暫停鍵。 果然還是想簡單了啊! 把吉他放在一旁,他端起水微微抿了一口,在慢慢下咽,讓熱氣舒潤著喉嚨。 以前練“聲打”倒是聲帶組織被心靈刺激的厚重結實許多,但絕不合適運用咽音、混聲、真音、假音等等唱歌技巧。 心靈升起后尚能強行使用,但是在回歸后,繼續運用那些技巧,那種聲帶和意識相抵觸的難受勁兒,和聲帶組織的瘙癢感實在是扛不住。 這還是讓他撓頭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就是對感情的融入了。 在心靈高懸之時,第一心智能夠控制身心運用各種技巧全力歌唱,第二心智則不急不緩的回想、幻想著各種感情。 雖然二者不相容,但比聽著干巴巴的歌聲卻也動人許多。 但要是讓自己心靈回歸之后再歌唱,腦域合一,意識隨心念而動,可對于技巧的掌控就不好了。 這導致歌曲和感情來回碰撞,就像兩條蜿蜒九曲的河流一般,有交匯有分離,然后再交匯在分離,如此這般直到一曲歌罷。 在他聽來,歌聲中情感就跟打地鼠游戲似的一樣,冒一下頭消失了,再冒一下頭又消失了,本來感情挺真摯,可這么一來就跟鬧著玩似的,太出戲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