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清殿前,一老一少兩人對視,面上都帶著淡淡的笑容。 有句成語叫做一見如故,他們此時便有這樣的感覺。 也許,是因為兩人之間有著共同的地方。 片刻之后,樹蔭石卓前,兩人面對面而坐。 “楊老先生遠道而來,是為了我?” 陳賢疑惑的問道。 他對眼前的老者并不熟悉,但卻能夠感知到對方的不凡。 一位五六十歲,白發(fā)蒼蒼的老者,卻有種出塵的氣質(zhì),坐在那里就讓人感覺是一位大家。 “小友身上有我感興趣的東西,因此前來叨擾。” “而且,老朽心中雖然有了預(yù)估,但某些事情,還是想親自確定下。” 楊仕微笑著說道。 “楊老先生之前說,手中掌握有一本復(fù)蘇的《易經(jīng)》?” 陳賢眸子微動,輕聲問道。 《易經(jīng)》的大名,他自然聽過,在國內(nèi)被譽為群經(jīng)之首,國學(xué)體系中,是有著獨特與崇高的地位的。 在這個神話復(fù)蘇的大變時代,復(fù)蘇的《易經(jīng)》將意味著什么? “不錯,小友若有興趣,倒是可以借給你閱覽一番。” 楊仕笑著道,頓了頓,他又是嘆氣。 “《易經(jīng)》博大精深,以我一人之力,也無法窮究其所有,原本以為自己在這世間,已經(jīng)算是博覽群書,但一見此經(jīng),方知一切都只是起點而已。” 一旁,譚宇鴻聽到這句話,愕然的張大嘴巴。 上京總部鐘林隊長,要求借這部經(jīng)書時,老師冷言拒絕。眼前這年輕的小道士還未張口,楊師竟然便先提出來了。 同樣意外的還有陳賢,他心中一怔,看著眼前的老者。 對方?jīng)]有半點忐忑,緊張,普通人被他一眼鎖定,氣機牽引,都會緊張,或是惶恐。 但這位老者,卻沒有任何不適,對方的修養(yǎng),氣度,精神顯然已經(jīng)到達一定高度。 “如此,就謝過楊老先生了,我的確對《易經(jīng)》很感興趣。” 陳賢也不客氣,微笑著說道。 一本復(fù)蘇的經(jīng)書,不用想也是與他所學(xué)的《道經(jīng)》同等級的。 “呵呵,小友倒是爽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