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出和平宣傳語,作出打倒敵人首腦。 雖然有點yy的成分,但是觀眾們很喜歡看。 第一次演出就是大獲成功,并立刻獲得美國隊長的外號,一時間,全國各地都擁有他的粉絲。 尤其是小孩子們! 戰爭年代,孩子們的偶像當然不是那些會跳舞,會唱歌的藝人們。 而是史蒂夫這種,被資本和軍方推出來超級英雄! 他們堅信,強壯的史蒂夫,能夠打倒敵人,帶來世界和平! … 史蒂夫的心情并不怎么好,在舞臺上,他覺著自己像個小丑。 他甚至忘了,當初還弱小的時候,他那么迫切想要參軍的真實初心是什么! … 自從亞伯拉罕·厄斯金博士死后,佩姬·卡特美女特工就是被安排其它工作去了。 因為是特工,她的工作很機密,史蒂夫并不知道。 在史蒂夫又成功在舞臺上演戲幾場后,他一身美國隊長的服裝越發顯著,并且按照他自身的要求,他選擇一個盾牌作為武器。 刀槍棍棒,還有機關槍等等武器,但是史蒂夫卻選擇了盾牌,這意義重大。 他代表了史蒂夫純潔的內心,他不渴望戰爭,他希望自己用盾牌帶來的是和平。 他沒有忘記他和博士之間的承諾。 亞伯拉罕·厄斯金博士是德國人,他希望自己創造出來的超級戰士史蒂夫·羅杰斯,不是一個國家的戰爭機器,而是全世界的超級英雄,為全世界帶來和平。 … 史蒂夫越來越紅了,只要是他的演出,都能夠獲得頭版頭條的待遇。 雖然很多觀眾們明知道史蒂夫是一個‘演員’,但是觀眾們還是喜歡看,他們的內心太需要一個精神支柱,太需要一個精神偶像了。 尤其是史蒂夫從一個比普通人還要弱小的人,一步步變的那么強壯的超級戰士。 讓普通人很有代入感! 尤其是全國的孩子們,都是爭先模仿史蒂夫的形象,無疑,作為軍方和資本打造出來的超級偶像,美國隊長的形象大獲成功。 … 然而,史蒂夫本人卻非常空虛。 他知道他作為‘偶像’的作用,但是,這種方式帶來的‘和平’并不是他想要的。 他希望他真的用血肉之軀在戰場上帶來和平,而不是在舞臺上,用yy的方式,一遍又一遍上演著虛假的和平。 雖然他知道,民眾們很需要這種精神食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