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屠路》
第(1/3)頁
巴澤鄉位于大山深處,吊橋是必經的路段之一,沒有吊橋,只能多翻幾座山頭繞路,費時太多,還不如在這里等上一晚。
賀川和蔣遜對路況不熟,兩人全靠之前打聽的走,繞路顯然不現實,可今天到不了巴澤鄉,他們只能走回頭路,天色快黑了,返回去顯然也不現實。
賀川問:“你們知道吊橋斷了,現在還去巴澤鄉?”
馬腳子說:“我們剛才到了那里才發現吊橋斷了,本來都回去了,想想又要浪費一天,大家商量了一下,還是去那里等一晚吧。”
“前面有住的地方?”
“有啊,有一個牛棚,平常我們晚上趕路會在那里住一晚。”馬腳子打量著賀川和蔣遜,問,“你們去巴澤鄉干什么?”
巴澤鄉窮鄉僻壤,說去旅游明顯騙人,也沒有隱瞞的必要,賀川說:“我們去找個人。”
“哦。”馬腳子說,“可是今天過不去,你們白來了。”
已經走了一個多小時,開車回去找住的地方,起碼要花上六七個小時,明天再趕過來,還要走一遍崎嶇的山路,蔣遜算了算時間,問賀川:“你怎么看?”
十幾匹騾子在慢悠悠地踏步,馬腳子們已經往前面去了,步子慢,偶爾回頭看他們一眼,小聲討論兩句。
同他們說話的馬腳子也往前面趕路了,賀川收回視線,問蔣遜:“再露宿一晚受不受得了?”
蔣遜說:“我有什么受不了的。”
賀川打量她:“確定?”
“快天黑了,走回頭路說不定還要睡在露天,行了——”蔣遜朝那隊馬幫抬了抬下巴,“快跟上他們,不是說有牛棚嗎?”
賀川看了她一會兒,才往前面走去,馬腳子聽見動靜回頭,詫異道:“你們還要去啊?”
賀川笑著:“跟你們一樣,不想浪費時間,還是等上一晚吧。”
“你們有地方睡?”馬腳子想了下,“要不然可以跟我們一起去牛棚。”
賀川問:“方便嗎?”
馬腳子說:“沒什么不方便的,牛棚大的很,就是怕你們城里人不習慣。”
賀川說:“牛棚比睡草地上好,明天還可以跟著你們上路,不怕找不著地方。”
馬腳子笑道:“沒問題啊!”
兩人加入了馬幫隊伍,跟著這個叫次松的馬腳子走在隊伍最后。次松是藏族人,家就住在木喀縣西部的一個鄉里,今年三十五歲,已經做了六年馬腳子,生活艱辛,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很多。
賀川跟他閑聊:“你們干這行能賺多少?”
次松說:“去年賺了兩萬,我們不光在這里,還會去其他地方,很多地方的山路都只能靠騾子上去。”
蔣遜看了眼騾子背上的竹簍,問:“這些砂石是用來干什么的?”
次松說:“哦,巴澤鄉要修電塔,我們要抬材料上去。”
這些馬腳子基本都是藏族人,大半人不會說漢語,有幾個會說,但是發音不太標準,賀川和蔣遜聽得糊里糊涂,次松從前在外面打過幾年工,漢語說得很不錯,他時不時給他們充當翻譯,一會兒工夫,前面就出現了一個大大的土房,房頂是用木板拼成的,拼得不嚴,露出很大的縫隙。
這就是他們所說的牛棚了。
賀川問:“還有多久到巴澤鄉?”
次松說:“不遠了,還有兩個多小時吧。”
天黑的早,整片山已經處于半明半暗中,一行人進了牛棚,騾子都拴在了外頭。
馬腳子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休息喝水,而是先給騾子喂草,喂了一會兒才有人去附近的溪里打了水過來,架起一口鍋子,添木頭燒起了熱水,牛棚里有了亮光。
蔣遜坐在一塊大石頭上,背靠根木柱,說:“附近還有溪呢?”
賀川問次松:“溪離這兒近嗎?”
“近,就在那邊。”次松指了一個方向,“一直往那里走就能看到了,你們要是想去,我待會兒帶你們過去。”
次松的同伴打了幾碗酥油茶,遞給他們一碗,說:“這里海拔高,你們喝一點,晚上能睡好。”
酥油茶有一大碗,顏色很誘人,賀川道了聲謝,把茶碗給蔣遜,蔣遜又渴又餓又冷,馬上捧著碗喝了一小口。
她第一次喝酥油茶,這味道進了嘴里,有點接受不了,她沒吭聲,又接著喝了幾口。
次松帶了干糧,分給賀川和蔣遜兩個,有人還煮了碗泡面給他們,蔣遜沒好意思要,就一碗而已。
賀川倒沒客氣,接過面碗,把壓縮餅干和牛肉干都給了他們,剩的不多,各有兩包。
他把泡面給蔣遜,說:“吃了。”
蔣遜小聲說了句:“你也好意思。”
賀川笑著:“你也有不好意思的時候?”
蔣遜哼了下,這次沒再推,把酥油茶給了賀川,立刻低頭吃起了面。賀川喝了一口酥油茶,頓了一下才喝第二口,等蔣遜面吃了快過半的時候,他又把茶碗遞到她嘴邊:“再喝幾口。”
“不了。”
“喝。”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林市|
华亭县|
双辽市|
工布江达县|
辽阳县|
花莲县|
莱州市|
萨嘎县|
桓仁|
东兰县|
阳高县|
明溪县|
万州区|
麦盖提县|
嘉定区|
从江县|
两当县|
涪陵区|
南丹县|
竹山县|
五指山市|
武山县|
商都县|
武功县|
金塔县|
离岛区|
大荔县|
廉江市|
即墨市|
霍邱县|
凉城县|
雷波县|
郸城县|
烟台市|
台东市|
襄城县|
海盐县|
二连浩特市|
岗巴县|
平谷区|
平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