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孟昭是一個很理智的人,弱小之時,他愿意審時度勢,伏低做小,而強大之后,也不會目空一切,同樣會審視危機,做出合理的平衡與抉擇。
此時,他征求蔣子宣的意見,實則也是有著多重的目的。
一來,可以試探蔣子宣究竟是個什么樣的想法,單純只是將他當做一個在古戰場空間當中的保護傘,日后走出古戰場,就推三阻四,或是真的愿意投靠孟昭門下,愿意從孟昭的視角,孟昭門下的視角,來看待一些事情。
二來,也是想要得到一些比較有用的反饋。
至少孟昭覺得,這個蔣子宣雖然武功不高,但明明一群強者,還包括兩尊大宗師,最后卻只有他以及那個名為華鑫的女宗師活下來,除了運氣以外,膽識以及抉擇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一個勉強算是成功的人,清醒狀態下,做出的建議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當然,事實上,不管蔣子宣最后的建議是什么,都影響不了孟昭的最終選擇,他本來就只有建議的權利。
至于旁邊的華鑫,則已經被孟昭無視了,不是孟昭不尊重她,實在是這個女人給他的觀感很一般。
論及眼光,見識,蔣子宣遠遠勝過她,兩人一路上的各種細微動作表情,也顯示出蔣子宣當家做主的態勢。
蔣子宣心中一動,有些口干舌燥,一股邪火從心里涌動出來,總覺得孟昭這個問題,陷井很大。
他的腦筋轉動的很快,意識到,自己的所謂建議,孟昭并不會采納,或者真的當做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案,因此,他的建議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以自己的視角來做出選擇。
簡單點來說,他不能以自己的安全為第一思考要素,相反,他要拋卻自己和華鑫的人身安全,從一個比較宏觀的視角來做出判斷,提出建議。
這股邪火,就是來源于此,作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他怎么可能對自己的性命不關注呢/
若真是將生死置之度外,他就相當于沒有任何的欲求,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既然沒有欲求,他還怕孟昭什么,朝他吐一口濃痰都不會做不出來。
更不要說,還要做出極為卑微的模樣,用一種言之鑿鑿的態度,來表達對孟昭的忠誠。
圖什么呢?賤不賤啊!
但話又說回來,他要真敢這么干,結局是必死無疑,孟昭也不會在他“自私”的選擇下,繼續保護他,也許在這白骨林當中,一個普通的兇獸,怪物,就能殺死它。
相反,若是能打動孟昭,真切讓對他意識到自己的忠誠,是一個可以利用,可以重用,有價值的存在,即便真就是面對什么危險的境地,他相信,有能力的情況下,孟昭還是會救他一救的。
想到這里,他已經有了答案。
故作沉吟的模樣,過了一段時間,方才說道,
“孟龍王,我的想法是,既然您在武道上有了重大的突破,而且在這白骨林當中,似乎能起到巨大的作用,這是很好的信號。
不如,就趁著這個機會,來探究白骨林深處的奧妙,說不定,就能幫助您攫取到足夠的修行資糧。”
之前他提起過這件事,但被孟昭否決了,并提出了那七首相柳所忌憚的存在,讓他和華鑫惶惶不安。
但時移世易,蔣子宣相信,假如孟昭獲得了能夠克制,壓制,或是極力削弱七首相柳的能力,絕對不會放過對方。
自然,那所謂能震懾七首相柳的神秘力量,對付孟昭新參悟的生死大道,也會力有不逮,反被孟昭一波帶走也說不定。
華鑫雖然存在感比較低,但也不是真的就是一個沒有任何自我意識的傀儡,聽到蔣子宣這么說,雖然表情沒有什么明顯的變化,但眼神焦灼,偶爾瞥向蔣子宣的目光,滿是質疑和探尋。
對于孟昭來說,他的武功足夠高,又得到了非凡的,可以克制白骨林一眾怪物的力量,自然可以隨便浪,大不了跑路,屬于打不過可以跑的典型。
而他們兩個,累贅一樣的東西,若是按部就班,老老實實的離開此處,或許還能有活路。
跟著孟昭一起去尋覓那遙不可及的,所謂白骨林深處的神秘,簡直就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隨時都會沒命。
并且,如果真的到了緊要關頭,孟昭未必就會帶著他們離開。
蔣子宣自然也注意到了華鑫的眼神,心下惱怒,給了對方一個警告的目光,暗罵愚蠢。
說真的,他真的很希望,活著的是其他的人,譬如玄微,或是乙衡,偏偏是華鑫這個愚蠢的女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