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的維斯,滿滿都是被飛越后的羞恥感,以及被飛越時頭皮那奇妙的觸感,他根本沒有辦法繼續出場。 比賽重新開始后,法國隊果然沒有了勇敢的突破,也沒有了果斷的三分。 當比賽結束的蜂鳴音響起時,中國隊的球員們都興奮地沖上球場,將李昂抱住。 88比77,中國隊居然以11分優勢,戰勝了歐洲亞軍法國隊! 無數在食堂看比賽的學生都歡呼雀躍,歐洲四強?不過如此! 現場,法國隊的媒體們都驚了。 說實話,他們不是沒有做好輸球的心理準備。 但輸給中國隊兩位數,這是真沒想到。 我們堅不可摧的防線,怎么又被破了!? 嗯?為什么要說又? 本來,中國隊能屠歐洲亞軍兩位數,已經很可怕了。 而李昂飛躍維斯的那記暴扣,更是給這場比賽火上澆油。 曾幾何時,中國隊在國際大賽上,居然也能這么劉嗶。 記者們很快將李昂圍了個水泄不通,很少有球員打國際比賽,能獲得這么大的關注。 一般情況下,nba才是籃球世界最大的舞臺。 但李昂可是已經兩度在國際比賽上震驚世界。 李昂絕對是現在少有的,在國際賽場和nba賽場同時驚艷世界的球員。 這個時期的國際球員,要么就是薩博尼斯這種,國際賽場劉嗶,但進入nba后已經暮年。 要么就是賈斯科維休斯這種,國際賽場劉嗶,但在nba的履歷卻一片空白的。 像李昂這種在fiba和nba兩邊來回欺負人的球員,我們一般用一句話來形容:小母牛折返跑——反復劉嗶。 除了那記隔扣外,李昂今天還轟下了22分7個籃板4次助攻3次封蓋的數據,那能不爆火嘛。 李昂面對這么多鏡頭,差點沒忍住說一句:“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 李昂真的要問問老胡,那個上空籃不進是幾個意思。 還有比巴,他那傳球喂得實在太舒服了,接球就能直接起三步。你但凡傳偏一點,維斯也不至于被蛋砸頭。 但記者們不會聽李昂的這些解釋,他們就覺得李昂不是個人。 之前還吐槽卡特不當人,現在才發現原來禽獸竟是我自己! 李昂只希望維斯不要記恨自己,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本來,我只想完成以及樸實無華的隔扣。 哪兒知道一不小心就給飛越了。 李昂生無可戀,這么一弄,我籃壇活菩薩的人設不就崩塌了嘛。 第二天,果然,全世界都在報道法國人投降,啊不,法國人被飛越的新聞。 一夜之間,中國的籃球場上,多了無數叫小伙伴站在籃下,然后模仿李昂的小孩。 丑國的籃球圈子里,突然多了很多賣保險的。 而丑國報紙上,全是李昂托底的照片。他們還給李昂隔扣維斯的場面,起了一個響當當的名字——死亡之扣! 你但凡去大街上隨便問一個年輕人,他絕對認識法國中鋒維斯。 tnt電視臺,肯尼.史密斯則在和已經退役并簽約tnt的巴克利聊著“論屁股的重要性”這種嚴肅的學術性話題。 巴克利一遍遍地看著李昂飛躍維斯的錄像,一遍遍地強調:“李的腚放眼全地球也屬罕見,我想這大概就是萬里挑一的人才。” 斯特恩也在看tnt的這檔節目,這個夏天,斯特恩就覺得很奇妙。 這個夏天的籃球世界,居然被一個中國人統治。 往年這個時候,人們都在聊沙克又胖了多少斤,都在聊丹子怎么又莫名其妙地斷了骨頭,都在聊各種各樣的交易。 而今年,人們卻都在聊李昂。 先是隔扣硬特,又是突破法國隊防線。 名場面一個接一個。 “你簡直就不是個人。”電話里,連卡特這個隔扣狂魔都在堂而皇之的吐槽李昂。 “你聽我解釋......” “還說沒打人家的注意,說吧,盯上人家多久了?” “我沒有,都怪我們隊那個籃筐都看不清楚的后衛!要不是他眼前突然出現三個籃筐,他能上空籃不進?” 李昂一直覺得,就算自己有罪,也只能是次責。 胡衛東的空籃不進和比巴的沙雕背傳,可比自己的飛躍維斯精彩。 “你別說了,下賽季......我給你傳球,我們一起讓多倫多閃耀nba!” 好家伙,穆大叔要聽見這話,估計得連夜退役。 大夢、海軍上將和沙克,他們好歹都在西部,一個賽季也碰不到猛龍幾次。 但在東部的穆大叔就不一樣了啊,他一個賽季要碰上猛龍隊四次。 這尼瑪,指不定被卡特和李昂怎么對待呢。 全世界都在討論李昂飛躍維斯這事兒,但人們沒有發現一個更可怕的問題——最強男籃在世界大賽上,第一次擁有了選擇對手的權利! 目前,中國隊小組賽2勝1負,理論上已經能確定出線。除非法國隊能爆種戰勝夢之隊,不然中國隊哪怕后兩場全輸了,也是能出線的。 接下來第四場打立陶宛,基本屬于是直接放棄的比賽。 但最后一場打意大利,以中國隊現在的狀態,未必拼不過。 如果打意大利贏了,那中國隊就將以小組第三的身份出線。輸了,就小組第四。 按照奧運會的規則,a組第三要對陣b組第二。a組第四,則要對陣b組第一。 也就是說,中國隊現在有兩個選擇。 要么就搬出意大利炮和意大利干一場,爭取打b組第二。 要么就平躺在家吃意大利面,放棄最后一場比賽,選擇打b組第一。 正常邏輯來說,那肯定寧肯打第二也不打第一啊。 但今年,b組的形勢有些特殊。 就目前來看,8o年代之后便已經沒落的加拿大男籃,在一黑到底連贏三場后,基本鎖定了小組第一。 而第二則是崇尚身體對抗的東道主澳大利亞。 加拿大男籃在納什的帶領下,高舉團隊籃球的旗幟。 打到現在,全隊場均六人能得分上雙,但得分最高的也不過14分。 說白了,加拿大男籃可怕不在個人能力,而是在于納什的串聯往往能夠盤活全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