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鰲拜大人怒氣沖天沖進臨時總督府,把飛鷹傳書拍得山響。 “銀子呢,咱們的銀子呢?” “想不到事情會變成這個樣子,這真是天災人禍啊,但是如果什么事情沒有第二套方案,你說還怎么活?這樣,俺準時在冬月初八給您需要的銀子,你看怎么樣?” “小賈大人,軍中無戲言!這可是你說的!” “俺可以立下軍令狀……但是俺有一個要求,就是如果俺拿到了太傅大人想要的銀兩,你必須答應俺一個要求……” 一聽到要求,鰲拜大人立馬就警醒,不會這又是這個小家伙布的局吧?或者是那遠在京城運籌帷幄的政大人布得局?但是西藏的喇嘛兵一向蠻橫無理,一向與朝廷不和,如果真的是一個局,那實在是太狠了一點兒,它會把所有人都裝進去的。 “小子,說吧,又想出什么幺蛾子?” “其實也沒有什么,俺就是想在所有的軍隊里安插俺自己的一些人,您放心都是營以下的一些小官,不會影響軍隊的。” “多少人?” “三百名,都是些官宦子弟,為了在軍中熬一些資歷,好將來為當官做必要的鋪墊。官宦子弟嘛,就是難管了一點,但是絕對不會有任何威脅的?!? “都是八旗子弟?” “絕對的八旗子弟。” “那……只能安排在綠營……小子,你千萬不要給老夫出什么幺蛾子,不然老夫跟你沒完!” 當時清朝的軍隊分為八旗軍和綠營。八旗軍是清朝最早的軍隊編制,士兵全部由旗人組成。需要指出的是,俺們后世許多人把旗人跟滿人混為一談,這是一種誤解。旗人包括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也就是說既有滿人,也有蒙古人、漢人。 而綠營軍的士兵全部由漢人組成,遍布全國各地,是清朝的主要軍事力量。綠營軍以鎮為最高戰略單位(相當于現在的師),一個鎮的兵力在一萬人左右。根據《大清五朝會典》的記載,清朝乾隆年間全國綠營共六十六鎮,總兵力將近六十五萬人。綠營的最高長官是提督,統領一省綠營兵,官階為從一品。下面分為督標、撫標、鎮標等標一級單位,標以下設協,協下設營,營下設訊。寶玉(燃小石)要把自己的人安排進“營級”單位,就是相當于后世的“營連”一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