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077章-《回到古代交筆友》
第(1/3)頁
謝崢在祝圓那兒憋了一肚子氣,還沒來得及想清楚接下來怎么走,宮里來人了。
承嘉帝找他。
謝崢詫異。這個時間,父皇應當還在御書房議事,突然找他……是與朝政有關?
是與不是,都得去看看。
一路疾行。
匆匆趕回宮里,剛進御書房,謝崢還未來得及跪下,御桌后的承嘉帝便不耐煩擺手:“免禮,起來說話。”
謝崢聽令起身,順勢一掃,發現在座除了幾名大學士,剩下全是翰林院的老頭。
怎么回事?平日御書房的議事人馬可不是這些老頭。
謝崢心中狐疑,面上不顯,淡定地朝在場諸位大臣行禮:“諸位大人安。”
眾大臣紛紛回禮:“三殿下安。”
上座的承嘉帝擺手:“好了,招呼都打完了,趕緊聊正事。”
謝崢轉回來:“父皇找兒臣過來,可是有何指示?”
“你先看看這個。”承嘉帝示意德慶,后者會意,不知從何處摸了本冊子,呈遞給謝崢。
謝崢接過來一看,是《大衍月刊》舊刊……
他不解:“有何問題?”
“就是沒有問題才找你。”承嘉帝看向一名長須偏瘦的老頭,“老徐你來說。”
這名老者是翰林院徐叢懷徐學士。只見他站出來,朝上座拱了拱手:“那便由老臣先拋磚引玉。”看向謝崢,“老臣有愧,原先覺得《大衍月刊》不登大雅之堂,后來得知有經解文章和朝政欄目,也以為是淺表文章……及至前幾日聽同僚討論才翻看。”
謝崢點頭:“徐大人無需介懷,《月刊》初衷便是為百姓茶余飯后解悶、了解時政所用,不看也無大礙。”
“不不,殿下過謙了。是老臣——”
承嘉帝沒好氣:“行了行了,說完正事再客套。”
“啊……是!”徐大人干笑一聲,終于拐入正題,“老臣看了《月刊》,發現里面文章詩句皆與平日所見不同,文字還是那些文字,但明顯淺顯許多,仔細研究后,發現里頭多了許多符號,除了與句讀相似的兩者,其余符號聞所未聞……請問殿下,這些符號可有具體意思?”
謝崢挑眉:“當然。”
徐大人忙問:“可否詳細解說一番?”
謝崢從善如流,隨意翻開一篇文章,指著上面的標點:“這些符號我們稱之為標點,標號與點號。點號包括句號、頓號、逗號、問號、嘆號、分號及冒號(引1),句、頓、逗,與我們慣用的句讀差別不大,問號嘆號則是表現語氣語調。比如這個,叫問號,用于問句結尾,表示語句帶疑問或反問……”
不光徐大人仔細聽著,其他大人也好奇地湊過來。
承嘉帝看著臺階下擠在一塊的腦袋,摸了摸下巴,悄悄走了下來混進人群里。
“……大致便是這些。”謝崢難得說這么多話,說完都覺有些口干了。
徐大人連連點頭:“加了之后確實明晰許多。”他想了想,問,“但尋常人家如何得知這些意義?貿貿然加上去,是否會讓大家誤解?”
謝崢反問他:“徐大人看月刊之時,可有艱澀之感?”
徐大人回想了下,搖頭:“確實不曾。”
“不能這般比較,”有位老大人站出來,“徐大人您飽讀詩書,理解確實不難。尋常百姓本就識字的少,再遇到這些復雜的符號,豈不是更看不懂?”
“黃大人,在此之前您也不知道這些標點符號的意思,您看懂了嗎?”
黃大人卡殼。
“這便是標點符號的意義了。標點符號是為了讓人更容易理解句意文意,而不是讓文章更復雜。有合適的斷句,聯系上下文便能理解其中含義。不明白標點含義的,多看幾篇文章,自然而然地也能知道了。”
徐大人想了想,站出來:“一篇上好的詩詞歌賦,美在韻律和對仗,若是加上標點,豈不是破壞美感?”
這問題謝崢還真考慮過,被丫頭一通好懟來著。他輕咳一聲:“徐大人多慮了,特殊體裁自當特殊對待。標點符號是工具,用之是為了方便閱讀,不必在所有地方強求。”
眾人面面相覷。
徐大人問:“那這標點仿佛有些雞肋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犹县|
中西区|
湘乡市|
蒲江县|
衡东县|
瓦房店市|
河南省|
分宜县|
凤凰县|
南漳县|
龙岩市|
东乌珠穆沁旗|
松原市|
本溪市|
天等县|
德兴市|
英吉沙县|
嘉禾县|
正蓝旗|
攀枝花市|
利津县|
昌江|
无棣县|
都兰县|
七台河市|
普兰县|
开鲁县|
萝北县|
汕头市|
杨浦区|
泗水县|
巴东县|
佛山市|
崇仁县|
周口市|
民县|
凤凰县|
舞阳县|
宜君县|
綦江县|
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