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037章-《回到古代交筆友》
第(2/3)頁
連那不通庶務的祝庭舟都被拉著出門當了幾回護花使者。
蕪縣這邊是其樂融融,羨煞旁人,京城則是另一番光景。
大衍人講究過個好年。按理來說,進了年關后,萬事都得擱一邊,專心過年才是正理。
可今年,京中氣氛卻格外凝重。
皆因承嘉帝在大年二十九拋出了一項政務——全國田地普查,若有未登記入冊之田地,可在普查前登記造冊,否則,將一律收歸國庫。
一石激起千層浪。
誰也不會傻的以為承嘉帝只是閑得無聊想查查大衍朝有多少田地。
聯系前段時間皇三子謝峸到戶部查舊年稅入,眾人驚疑不定。
朝上大佬們天天找幕僚商議討論,各種揣摩承嘉帝此舉內涵,品階低的官員或有門路的貴族富紳們也頻頻竄門,希望打聽到些許風聲。
作為皇三子外家,秦家大門都快被上門拜訪之人踏破。
情況未明,各家家眷約莫都得了囑咐,這年便過得有些冷清了。
連宮里都過得冷清了不少。
承嘉帝除了除夕的團圓大宴和初一的祭祖、大朝,別的時間再沒踏入后宮,每日不是與內閣輔臣關在上書房商議事情,便是接見各地知州——這也是令滿朝文武心驚之處。
非調任升遷,各地知州竟然被承嘉帝召回京城?!
雖然偏遠地區的知州還未抵京,只看那陸續進城的知州數量和任職之地,便知后頭還會有更多知州抵達……
從第一名知州返京算起,承嘉帝竟是早在月前便已籌謀此事,甚至是鄭重以待。
再聯系到田地普查登記之措,眾人心驚膽戰,京中人心惶惶。
承嘉十年的春節就在這種暗流洶涌中緩緩滑過。
二月中旬,大衍朝第一次田地普查轟轟烈烈展開。
連祝修齊都忙得腳不著地,每天早出晚歸,既要緊盯田地造冊之事,又要與各鄉紳老爺、貴人親族周旋,好讓他們配合。
連軸下來,祝修齊生生瘦了一圈,惹得張靜姝、銀環倆人天天愁容慘淡的,每天變著法兒倒騰菜色點心補品,恨不得追在他后頭給他進補。
罪魁禍首祝圓半句話也不敢多說,只好沖著另一名罪魁禍首抱怨。
【瞧把我爹累的,皇帝老兒就不能想想別的辦法,讓人主動上衙門登記嗎?】
謝崢反問:【比如?】
祝圓啞口,完了改口吐槽別人:【滿朝文武難不成都是擺設?這么多人就沒一個想出辦法的嗎?】
胡攪蠻纏。謝崢索性不理她。
【還有你,這攤丁入畝要是成了,朝廷稅收肯定要漲一大波,你豈不是又要立大功?】
【你看看你,從我這兒拿了多少東西去,虧你還知道我是誰,咋地連個表示都沒有?就你這頑固不化、墨守成規的老古板,我也不指望你能給我找到什么好對象了,好歹不能裝聾作啞吧?你對得起你抄過的四書五經嗎、對得起你寫過的詩詞文章嗎?……】
墨字飛快刷過,擾得正在看書的謝崢頭疼不已。
他捏了捏眉心,轉頭問書房另一邊正在擦拭書架的安福:“振武何時抵達?”
他口中的振武姓章,是他去潞州路上因緣際會救下的人才,身手不凡,被他當成心腹培養。如今他全家老小都被安置在他京郊的莊子里當差,他本人則被安福派出遠門。
安福心里估算了下,稟道:“如無意外,約莫這幾天便能抵達。”
謝崢舒了口氣:“那便好。”他最近閑了些,看書的時間長了,碰見那祝家丫頭的次數便多了,每回被逮著叨叨叨的,讓人頭大不已。
安福欲言又止。
謝崢斜了他一眼:“有事便說。”
安福腆著臉湊過來:“主子。”他咽了口口水,“您這是看上……那位主了?”
謝崢沒好氣:“胡說八道。”毛都沒張齊的小丫頭,他如何看得上。
安福撓了撓頭:“那怎么……”
謝崢擺擺手:“這事你別管,讓振武嘴巴嚴實點,這事兒半點口風都不能漏。”
“是。”
遠在蕪縣的祝圓自然不知道有什么在前頭等著自己。
她還得折騰自己的事業呢。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县|
长葛市|
宣城市|
聂拉木县|
麦盖提县|
昌邑市|
台州市|
建湖县|
新晃|
奇台县|
米林县|
太康县|
怀仁县|
玛纳斯县|
竹山县|
安平县|
盐津县|
吉林市|
永登县|
浦城县|
瓮安县|
龙江县|
襄汾县|
莱西市|
巧家县|
马尔康县|
肥乡县|
上杭县|
天台县|
锦州市|
宁波市|
浠水县|
江油市|
新竹县|
黔东|
宝坻区|
九台市|
定陶县|
沾化县|
福鼎市|
漾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