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39章-《大唐第一公主》


    第(1/3)頁

    長生院。

    幾名衛士忽然暴起,制住副將和另外一個身量稍矮的男子,七八個甲士同時從不同方向圍攏過來,拖走兩人。

    事情發生得太快,周圍的人半天反應不過來,面面相覷。

    部屬急忙稟報與孫成珂知道,他翻了個白眼,揮揮手,“我就是個大老粗,只知道聽從太子殿下的命令行事,既然下令抓人的是殿下,他們肯定犯了什么事,你們別管。”

    部屬應喏。

    孫成珂心里暗罵,副將是他的同鄉,要是他真的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會不會連累自己?好不容易冒著掉腦袋的風險立下大功,就等著殿下登基論功行賞了,要是因為副將壞了他的好事,他得慪死!

    長生院內,蔡凈塵躍下院墻,拍拍袖角蹭到的灰塵,走向內殿。

    一只花花綠綠五顏六色的蹴鞠滾到他腳下,他腳步一頓,彎腰撿起皮球。

    “吧嗒吧嗒”,穿一身錦緞春衫的皇太孫邁著小短腿,慢條斯理走到他面前,盯著他手里的皮球看。

    粉妝玉琢的小郎君,唇紅齒白,眉眼幾乎和娘子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就是不大愛說話,這一點好像遺傳自他的父親。

    蔡凈塵把皮球送到皇太孫手上,宮婢們笑著走過來,哄皇太孫去花園里玩,那邊地方更大。

    皇太孫脾氣好,抱著皮球,朝蔡凈塵點點頭,跟著宮婢離開。

    涼亭里,裴英娘放下熱氣縈繞的細瓷茶杯,看到蔡凈塵蹲在長廊前發呆。

    半晌之后,他站起身,朝她走過來,稟報院外的情況。

    知道孫成珂和那些人沒有關系,裴英娘淡淡嗯一聲,和她預料的差不多,武人大多信奉用戰功說話,和后宮的牽涉不多,不會算計得那么深。

    李旦抓到埋伏在孫成珂身邊的副將,應該很快能順藤摸瓜,查出幕后主使。他從自己身邊人查起,不用她出手,她只需要靜等審問結果出來。

    她端起涼下來的梅片茶,淺啜一口,“四郎,等事情了結,你離開中原吧。”

    蔡凈塵身子緊繃,藏在袖子里的手緊緊握拳。

    娘子說過讓他好自為之……他以為娘子不想管他了。

    裴英娘看著杯中碧綠的茶水,曬干的花瓣吸飽水分,重新綻放,她撩起眼簾,“記住,永遠不要回來。”

    李旦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必將是穩定人心,而穩定人心最好的辦法,莫過于清算酷吏,讓百姓們出口惡氣。酷吏伏法,大快人心,百姓們同仇敵愾,齊頌主上圣明,再多的不滿和矛盾,都能暫時平息。

    張易之兄弟的從兄、武家人,丘神勣,周興,還有蔡凈塵,都在酷吏名單上。

    涼亭外一株株杏樹,捧出一團團嬌艷淺粉,花瓣紛紛揚揚,灑落一地。

    蔡凈塵單膝跪地,“是。”

    這時,遠處突然響起悠遠的鐘聲。敲鐘的人不慌不忙,每一聲鐘響平穩從容,肅穆而沉緩,在熾烈的艷陽下,在柔媚的春風中,鐘聲如潺潺的水波,緩緩流淌開來,越過重重宮闈,越過高聳的城墻,越過膽戰心驚的人群,傳遍紫微宮的每一個角落。

    廝殺結束了。

    裴英娘緩緩站起身,迎著刺眼的日光,踱出涼亭,問一旁的上官瓔珞,“退位詔書準備好了?”

    上官瓔珞點點頭。

    詔書由她親筆書寫,只等女皇過目。

    ※

    這一場政變進行得異常順利,并沒有持續很久。

    女皇染病,群龍無首,被盧雪照騙到政事堂的大臣們看到羽林軍統領打出光復大唐的旗號,幾乎沒有猶豫,立刻俯首臣服。

    薛紹負責看守洛陽四門,南北東西要道戒嚴,雖是大白天,城里卻靜悄悄的,武侯騎馬巡邏,長街內外唯有清脆的馬蹄聲,一百多座里坊,沒有任何人反抗。

    皇城已經完成交接,坊市間平靜祥和。

    張宰相、楊知恩等人兵分幾路,從洛陽最外圍開始,逐步往里深入,抓捕張易之的從兄弟、武家族人,以及二十幾名為虎作倀的酷吏和輕浮文士。

    宮城內,李旦親自領兵圍剿依附二張的黨羽,一路所向披靡,摧枯拉朽一般,摧毀二張精心布置的親兵。

    玄武門。

    執失云漸登上箭樓,掃視一圈。

    玄武門工事堅固,北衙禁軍駐守于此,夾墻外就是大統領和部屬平時處理公務的地方和起居之所,控制住玄武門,等于控制整座宮城,這道城門舉足輕重。

    成王敗寇,只在一瞬間。

    但沒人知道李旦此前做了多少準備,政變看似簡單,不是因為對手太弱,而是他已經提前預設方方面面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準備好應對之法,就如對弈時,步線行針,環環緊扣,所以到了收網的時候,才銳不可當,水到渠成。

    不管發動政變的理由是什么,都不宜拖得太久,否則遺患無窮,必須快刀斬亂麻,搶占先機,一擊即中,盡量把影響降到最小。

    天邊云絮舒卷,驕陽時隱時現,云層縫隙間灑下大片光暉,甲士們靜靜屹立在城墻上,鎧甲邊沿鍍了一層金光。

    執失云漸低頭系好獸皮箭囊,宮廷內斗不斷,紛爭不息,絕不是好事,但愿這是最后一次玄武門事變。

    家仆走到他身后,為他披上一件白氅,輕聲說:“阿郎,方才魏使者帶著太子殿下的手書來認領魏三郎的尸首,右衛將軍沒有為難他,準許他帶走魏三郎。”

    執失云漸點點頭。

    秦巖和蔡凈塵暗殺魏三郎后,他一直待在北衙,北衙衛士已悄悄換上李旦的人,這些人在戰場上歷練了幾年,個個神勇,但畢竟回京不久,身上難免還有幾分粗莽野性,必須由他坐鎮管束。

    家仆環顧左右,躊躇了一下,“阿郎……長生院那邊傳來消息,太子妃此刻就在里面。”

    執失云漸怔了怔,這種時候,太子為什么要十七娘冒險入宮?她不是應該待在甘露臺嗎?

    太子不會大意到看著十七娘身陷險地而不顧,政變不是游戲,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家仆神色緊張,假裝幫執失云漸整理白氅,偷偷從袖中摸出一把匕首,塞進他手里。

    執失云漸眉頭輕皺,他不喜歡這種鬼鬼祟祟的行為。

    家仆雙腿打顫,哆哆嗦嗦著道:“這是仆剛剛和魏使者道別時,他的婢女悄悄給仆的,她說她是太子妃的婢女,還說太子妃有危險,太子的部下不希望太子登基以后冊立太子妃為皇后,要趁機加害太子妃,長生院周圍全是他們的人,誰都不能信……太子被部下蒙騙,趕不回去相救,求阿郎救救太子妃和皇太孫……”

    執失云漸低頭掃一眼手中的匕首,灰褐色瞳孔急劇收縮,向來云淡風輕的他驀然抓緊劍柄,臉色驟變。

    他想起多年以前,那輛大搖大擺從他眼皮子底下駛過的馬車。

    平康坊是長安城內遠近聞名的銷金窟,夜幕降臨,到了坊內最熱鬧的時候,燈火輝煌,人聲鼎沸,吐蕃使團在酒肆內聚飲,吐蕃贊普預備除掉酷愛西域美酒的尚家人,吐蕃對西域虎視眈眈,趁唐無暇顧及邊境時大肆蠶食西域,是朝廷一大勁敵,他奉命監視吐蕃贊普,以便破壞他的計劃,讓吐蕃從內部亂起來。

    他不能分心。

    那時李旦及時趕到,這一次想要害她的人正是李旦的部下。

    即使緊緊閉上眼睛,腦海中仍然會浮現馬車慢慢消失的景象,這個夢曾經困擾他很久很久。即使十七娘說過她不介意,當晚的事情和他無關,他依然無法釋懷。

    大父教過他許多東西,戰場上怎么觀察敵情,怎么打亂敵人的戰陣,被困時這么利用周遭的一切條件活下去……唯獨沒教他怎么處理這種事情。

    大父比他幸運,大母奉旨下嫁,大父只需要打幾場勝仗當聘禮就夠了。

    這把匕首終歸還是回到他手里,卻是用這種方式……

    執失云漸輕嘆一口氣,溫暖的陽光兜頭灑下,他肩披明亮金光,薄唇輕抿,握緊匕首,一步一步走下城墻。

    ※

    女皇也聽到鐘聲了。

    身體越來越難受,手指痙攣,腦袋昏沉,她翻了個身,問守在病榻旁的宮婢,“誰贏了?”

    宮婢恭敬答道:“請陛下放心,太子殿下已將二張黨羽一網打盡。”

    李旦解決了其他人,接下來該輪到她了。

    女皇面色不變,收回凝望槅窗的目光。

    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宮婢掀起簾子,簇擁著裴英娘走進來。

    “拿來吧。”女皇示意宮婢扶自己起來。

    上官瓔珞托著鎏金漆盤上前,打開帛書,一旁的宮婢送上筆墨和印信等物。

    女皇匆匆掃一眼,帛書顯然是事先準備好的,上面有中書省、門下省長官的簽名,她抬起胳膊,提筆完成最后一道程序。

    她神情鎮定,并沒有被逼退位的倉皇失措,只是書寫時胳膊微微顫抖。

    等郭文泰收走帛書后,她淡淡道:“再為朕擬幾道敕書。”

    上官瓔珞愣了一下。

    裴英娘跪坐于女皇身邊,拈起一支紫毫筆,“陛下……我來吧。”

    女皇看她一眼,皺紋舒展,啞聲道:“第一道敕書,以朕的名義,赦免所有唐室王公子孫和流放嶺南的官宦之后,由太平公主出面,接他們返回長安,包括昔年廢王后和蕭淑妃的族人,王氏和蕭氏可恢復本姓……”

    此話一出,所有人呆住了,房里靜了一靜,呼吸聲此起彼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盟| 兴义市| 陇川县| 安福县| 彭水| 婺源县| 长丰县| 五寨县| 青海省| 洪湖市| 金华市| 靖江市| 宣恩县| 延长县| 泰宁县| 贵南县| 长治市| 宜兴市| 丰顺县| 乾安县| 当雄县| 晋江市| 成都市| 论坛| 安乡县| 克山县| 兴城市| 无锡市| 麦盖提县| 华亭县| 荥经县| 吉木萨尔县| 浦北县| 慈溪市| 稻城县| 咸阳市| 承德县| 乐清市| 垣曲县| 叙永县| 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