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9章-《大唐第一公主》


    第(1/3)頁

    “公主留步。”

    散學后,儒學士叫住裴英娘,顫顫巍巍走到她面前,鄭重作個揖,“某有個不情之請。”

    裴英娘停在回廊臺階前,很想說既然您老都說是不合情理的請求了,那么干脆就不請吧!不過儒學士對她很好,不僅耐心教導她,不厭其煩幫她講解典故,還處處為她著想,顧忌到她的養女身份,在李治和武皇后面前夸獎她時,既能哄得帝后高興,又不會給她招致麻煩,如此用心良苦,可以說是非常難得了。

    雖說還沒到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地步,但儒學士無疑是個好人。

    裴英娘平素很尊重儒學士,還了一禮,含笑道:“先生但說無妨。”

    儒學士從袖中抽出一疊紙卷,“此乃某幾位好友所作,雖然用詞粗了些,但勝在用句頗有新意,望公主閑時一觀。”

    裴英娘示意身后的半夏上前接過紙卷,“能得先生一句夸贊,必然是錦繡文章,學生一定會用心研讀。”

    儒學士捋須笑道:“并非文章。”

    裴英娘長眉微微一挑,抽出一張邊緣有毛邊的紙張,粗略看一眼,原來是一篇詩賦。

    她不大懂吟詩作賦,但直覺儒學士給她的幾首詩應該都寫得很好。

    儒學士似乎不放心,忍不住重復一句:“務請公主撥冗一讀。”

    裴英娘頓時了悟,原來儒學士想要獻詩啊!

    彼時交通不發達,消息傳遞靠快馬運送。

    交通閉塞,自然不利于文化的傳播發展。長安城這種繁華都市固然繁榮昌盛,欣欣向榮,但出了長安城,就是大片荒蕪山野,城鎮鄉野地方的老百姓們還在為溫飽奔波,一日能吃兩頓飽飯,便算是老天保佑,大部分人基本上目不識丁。

    藏書典籍由各大世家壟斷,朝廷藏書和學院藏書只供官吏學子借閱,平常老百姓不得其門而入。誰家能找出一兩本書,就算是殷實人家了。

    在這個朝代,文化是專屬于權貴階層的。

    文人們有時候為了找人問詢某個典故,求教某個問題,需要大費周章。甚至可能往往花上幾個月的工夫,還是不能尋訪到想要研讀的書目,鉆研學問、著書傳世何等艱難。

    李弘、李賢、李旦之所以少年博學,因為他們不僅天資聰穎,而且從小長在宮廷,輕而易舉就能遍閱古籍,身邊還有無數鴻儒學者教導,等于隨時隨地有幾本人形詞典、人形百科在旁邊陪讀,想不學成個才子都難。至于李顯,雖然才學平庸,其實肚子里也是有墨水的,扔到文風凋敝的地方,勉強也能混個夫子當當。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能讀書進舉、靠才學揚名天下的,大多是家學淵源的世家子弟。寒門學子和庶民之子想鯉魚跳龍門,難如登天,至于那些家境窮困的,希望就更渺茫了。

    大浪淘沙,少數幾個鳳毛麟角歷經千辛萬苦,僥幸爬進上層圈子,還得被世家子弟排擠,幾十年寒窗苦讀,臨到頭來,仍然拼不過世家子。

    所以武皇后破格提拔人才,給了許多出身平平的學子晉升出頭的希望,為她博得一片贊譽之聲。她日后能坐穩朝堂,并不是單單靠陰謀手段。

    裴英娘暗嘆一口氣,重新把目光放回手中的詩賦上。

    唐朝人狂熱崇尚詩賦。詩人們為了最大限度展現自己的才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比如寫幾首詩寄贈給某某友人,這種詩通常都是要供人傳閱的,詩人之間也會詩歌唱和,以為雅事,鞏固交情的同時,互相宣傳。

    比如把自己的詩獻給當時的名人名流,如果詩有幸被某位名人夸贊,那效果等于黃金時段全國投放廣告,立馬就能引得洛陽紙貴,一舉成名天下知。

    比如積極參加當朝權貴舉行的各種飲宴詩會,當場賦詩,艷驚四座,借機揚名四海,或得到某位大人物青眼相看,順利躋身朝堂。

    最鍥而不舍、成本最低的法子,就是在旅途中,看到一處風景名勝,就去題一首詩,犄角旮旯都不放過,越有名的地方越要留下墨寶,遲早有一天能被人注意到!長安城附近的寺廟道觀,墻上密密麻麻,全是各地學子題的詩……

    用后世的話說,想要出名,不僅要有真才實學,還得會自我營銷。

    唐朝的詩人很擅長造勢推銷自己。李白就是其中翹楚,他走的是權貴路線。

    儒學士獻詩的舉動,也是權貴路線中的一種,他主動獻詩,等于在暗示裴英娘,她也是長安名流人物中的一員。

    “有勞公主。”儒學士拱手道,“若有能打動公主,讓公主過目不忘的詞句,請公主費心一二。”

    裴英娘笑了笑,“先生太抬舉我了,我何德何能,怕是會有負先生所托。”

    她現在的公主身份確實能拿出去唬人,但是她完全對詩賦一竅不通啊!讓她向李治推薦人才倒沒什么,但儒學士直接把詩賦獻給她,明顯是想請她幫作詩的人揚名,她又不是什么名聲遠播的才女,那些于文壇上成名已久、眼高于頂的文人怎么會信服她的眼光?

    太子李弘和六王李賢才應該是儒學士的首選。

    儒學士皺眉道:“公主何須妄自菲薄?光是培育推廣永安棉,無私捐獻萬畝棉田,您不僅有功于社稷,更惠及數以萬計的黎民百姓。永安棉傳入萬千百姓家,從此天下寒士無須畏懼凜冬,農人們也多了條生計。長安百姓無人不知您的名聲,羈縻州本是荒涼之地,得益于您的棉田,現今沃野千里,商路繁榮,早已是今非昔比,當地已經有人為您建祠立碑,您當然擔得起某的囑托!若能得到您的品評,也不枉某那幾位小友拋家舍業,來長安一趟了。”

    裴英娘本想認真謙虛幾句,忽然一僵,等等,先生,永安棉是怎么回事?

    “公主不知?”儒學士看出裴英娘的震驚,驚訝道,“永安棉之名已經傳遍大江南北,此中詩作里便有兩篇詠唱永安棉的詩句,是某的小友沿著運河一路北上途中的親身經歷,他曾在渡口看到百畝永安棉盛開,恍如落雪,美不勝收,當地百姓在田間地頭采摘棉花,吟唱小調,好一番太平盛世景象,他和某感嘆了好一番呢!某亦心馳神往,只恨不能前往一觀。”

    裴英娘暗暗腹誹,果然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文人,那是在采摘棉籽,不是在摘花呀,棉花的花朵怎么會像落雪?

    儒學士接著道:“公主雖是后宮女眷,但能盡其所能造福萬民,巾幗不讓須眉,實乃天下女子表率,天后亦曾在朝堂上夸贊公主,公主為何當不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县| 周口市| 天镇县| 库尔勒市| 林周县| 从江县| 宿州市| 綦江县| 永吉县| 湘潭县| 莎车县| 茌平县| 眉山市| 西城区| 建瓯市| 钟祥市| 华蓥市| 商洛市| 泊头市| 乌审旗| 沾化县| 海盐县| 英吉沙县| 佛学| 方正县| 肇东市| 塔河县| 邢台县| 库尔勒市| 定安县| 延津县| 黄浦区| 正宁县| 铜梁县| 镇沅| 玛纳斯县| 嘉禾县| 康定县| 上栗县| 措勤县|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