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3章-《大唐第一公主》


    第(1/3)頁

    倭國使臣和新羅使臣打得難舍難分,圍幛內鬧成一團。

    李令月笑得前仰后合,“真該讓三表兄一起來瞧熱鬧!”

    薛紹的傷已經好得差不多了,但尚藥局奉御之前叮囑過,要他留在家中休養幾個月后,才能進宮當值,不可仗著年輕硬朗,不把內傷當回事。

    薛紹性情隨和,奉御讓他安心休養,他就真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除了偶爾邀幾個相熟的伙伴朋友上門吃酒之外,深居簡出,老老實實待在薛府內宅調養身體。

    李令月不放心,時不時打發昭善帶著厚禮去薛府探望。

    一來二去的,宣陽坊的坊民只要看到有牛車駛到薛府門前,便知是公主的奴仆派人來看薛家三郎了。

    昭善不敢多嘴說什么,背地里找到裴英娘,“奴等頻繁登門,薛家郎君似乎略有怨言,長此以往,只怕對公主的名聲有礙。”

    裴英娘聽了昭善的話,忽然想到一種可能,心頭頓時雪亮:薛紹的傷肯定有貓膩!

    她不由暗罵尚藥局奉御老奸巨猾,想必是武皇后暗中授意他故意夸大薛紹的傷情,以便阻止李令月和薛紹來往。青春年少的郎君小娘子,忽然分開幾個月,感情難免會生疏許多,再見面的時候,誰曉得李令月會不會已經移情別戀了呢?

    薛紹的兩位兄長故意給昭善臉色看,多半是為了讓李令月寒心。他們向來對武皇后敬而遠之,不希望薛紹和李令月太過親近。

    薛紹本人是怎么想的呢?

    他是否默許兄長冷淡昭善,還是毫不知情,也被瞞在鼓里?

    李令月和薛紹的感情糾葛,裴英娘不便插手,她只能勸李令月盡量低調些,“三表兄年輕,臉皮薄,阿姊隔三差五遣人去薛府看望三表兄,三表兄會不好意思的。”

    李令月哈哈笑,細眉眼彎成兩道月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說是這么說,為了不讓薛紹難堪,她最近還是收斂了不少,至少不再大張旗鼓往薛府送傷藥。

    今天的菊花宴,薛紹有傷在身不便登山,薛家兩位兄長隨意找了個借口,也沒來。

    李令月想到薛紹不在身邊,面色微微一黯,有些意興闌珊,挽著裴英娘的胳膊,兩人一道走下緩坡。

    剛好宦者一路找過來,笑嘻嘻道:“公主,圣人傳召。”

    李治不耐煩久坐,早早離開宴席,在帳中休息。

    裴英娘和李令月走進圍幛的時候,已經有一人坐在矮榻前鋪設的簟席上。

    聽到腳步聲,他抬起頭來,深邃的五官俊朗英挺,好看是好看,但眸子黑沉,面無表情,仿佛拒人于千里之外。

    李治招手把姐妹倆喚到跟前,一手拉一個,笑著道,“大郎即將遠行,你們倆回宮以后,一人送他一幅字,當做臨別贈禮。”

    裴英娘點頭應承。執失云漸不日就要遠赴戰場,為大唐守衛國土,浴血奮戰。李治此舉,是為了勉勵拉攏他。

    李令月不說話,悄悄把裴英娘拽到一邊,“英娘,我好久沒練字了,而且我的字寫得不好,你代我寫一幅吧。”

    裴英娘搖搖頭,笑著說:“阿姊可以改送別的給執失校尉,他不會介意的。”

    老實說,執失云漸也不像一個會欣賞書法的人。

    李令月松了口氣,矮身挨著一只圓滾滾的坐墩坐下,琢磨該送什么禮物給執失云漸。

    琢磨來琢磨去,她最后決定送執失云漸一件明光鎧,“盔甲贈英雄!”

    她覺得自己的主意特別好,下山的時候,問昭善:“西市可有售賣明光鎧的鋪子?”

    昭善沒來記得答話,裴英娘先出聲阻止她的異想天開,“執失校尉是武將,家中肯定常備盔甲,阿姊送別的吧。”

    臨別贈禮只是個象征,主要是為了表示李治對執失云漸的重視,送些尋常物件就夠了。煞有介事送一副明光鎧的話,含義就不一樣了,李令月敢送,執失云漸不一定敢收。

    “盔甲也不行么?”

    李令月撇撇嘴,她出手大方,送別人的東西,哪一件不是價值千金的寶貝?一套明光鎧而已,她根本沒當回事。反正她不會把自己寫的字送出去,上學時她雖然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但基本的審美還是有的,她知道自己的字寫得實在不好看。

    裴英娘想起剛進宮那會兒,李令月三天兩頭往東閣送寶石、珍珠的日子,對李令月來說,價值連城的南珠,也不過是泥丸土石一般,算不得什么,讓她隨便挑一樣贈禮,確實有點難為她,不由失笑,“盔甲不行,弓箭鞍轡,或者匕首什么的,應該能送,阿姊隨意挑一樣好了。”

    李令月不想多費腦筋,回到寢殿,干脆讓昭善從庫房里尋出一把西域藩國進貢的寶劍,“聽說這把寶劍削鐵如泥,我沒試過,料想那些胡人不敢哄騙我,宮里只有這一把,給大郎拿去防身。”

    裴英娘笑而不語,寶劍雖好,但不管是戰場上,還是平時比斗,已經很少有人使劍了,朝中官員們平時佩戴寶劍,只是為了風雅而已。

    不過,李令月送寶劍給執失云漸倒是不錯,至少不會像送明光鎧那樣引來太多矚目。

    昭善把寶劍收起來,預備等執失云漸出發那天送過去。

    李令月自覺可以應付李治的囑咐,開始有閑情關心裴英娘,“你的字寫好了?”

    裴英娘眉頭輕蹙,“還沒呢。”

    她有些發愁,不知該寫什么合適,文人們臨別時喜歡吟詩誦句,她肚子里墨水有限,寫不出詩賦。

    最后她決定抄經書。

    入秋后,東閣的花木漸漸褪去繁盛,葉子落盡了,庭院顯得蕭疏冷清,唯有水車仍舊兢兢業業地轉動著,流水澆在太湖石上,淅淅瀝瀝響。

    裴英娘一大早爬起床,吃過早膳,命人鋪紙磨墨,預備用功。

    昨天她打算抄經書,但經書卷帙浩繁,她一時之間不知道應該抄哪一部的哪一篇比較合適,只能托人去問上官瓔珞。

    上官瓔珞挑了幾篇合適的給她送來,她得盡快抄完,挑幾篇好的給李治過目。

    書案一角擺了只小巧的盤式博山薰爐,爐頂雕刻成海外仙山的樣式,仙鶴、神龜趴伏在層巒疊嶂的山巔上,姿態閑適,香煙從雕鏤的縫隙處絲絲縷縷逸出。

    裴英娘低頭寫了會兒字,放下紫毫筆,揉揉手腕。

    半夏送上茶食和溫熱的酪漿。

    裴英娘吃了半盤醍醐餅,喝了兩盞杏酪,斜倚在憑幾上,昏昏欲睡。

    書室南面大敞,夏天掛竹簾,冬天用圍幛屏風遮擋。今天艷陽高照,她讓宮婢把屏風撤下去了,光線落在空蕩蕩的回廊里,護花鈴輕輕搖晃,空氣里有細微的粉塵浮動。

    靜謐中,回廊另一頭傳來踏踏的腳步聲,一雙對繡鹿紋錦緞皂靴緩緩踱到書室前。

    裴英娘仰起臉,不自覺堆起一臉笑,“阿兄!”

    李治行動不便,腳步聲遲緩沉重。李令月活潑嬌憨,腳步聲急促歡快。武皇后不管去哪兒,都前呼后擁,有大批女官、宮婢隨從,腳步聲整齊劃一。

    唯有李旦的腳步聲是從容不迫,不驕不躁的。

    李旦頭頂軟幞,腳踏羅靴,穿一件茶褐色翻領窄袖胡服,身姿如松,風流瀟灑,神色卻鄭重嚴肅,“換身衣裳,我帶你出宮去。”

    “出宮?”裴英娘直起腰,“去哪兒?”

    李旦站在書案前,輕聲說,“去城外。你有什么要送給馬氏的東西,一并收拾了。”

    裴英娘臉上的笑容微微凝滯,一聲不吭站起來。

    馬氏的案子審理了幾個月,最后判了流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鸡市| 家居| 大安市| 祁东县| 太康县| 维西| 额敏县| 合山市| 怀远县| 元朗区| 会理县| 沙河市| 武功县| 利辛县| 天祝| 大冶市| 大宁县| 镇平县| 平罗县| 长岭县| 司法| 茌平县| 德钦县| 福鼎市| 清镇市| 昌吉市| 大庆市| 瓮安县| 台东市| 本溪市| 无棣县| 华安县| 绥宁县| 南召县| 繁昌县| 石河子市| 丰原市| 平定县| 保定市| 尚义县| 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