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7章-《大唐第一公主》


    第(2/3)頁

    在這種情況下,處置倭國使團成員必須得有確鑿的證據(jù),薛紹僮仆的話,并不足以服眾。

    比賽中發(fā)生碰撞是常事,裴英娘找不出更多的證據(jù),但報仇這種事,并不需要自己親自動手。

    裴英娘抿嘴一笑,挪到李令月身邊,和她低聲耳語一通。

    李令月將信將疑,“這樣就能教訓那幾個倭人?”

    裴英娘點點頭,“阿姊不放心的話,可以讓人在一邊架橋撥火,確保萬無一失。”

    鍋里的茶水開始冒泡,咕嘟咕嘟響,姊妹倆在高雅的茶香中,確定下計劃。

    一時昭善走到廊檐底下,說奉御離開含涼殿了。

    裴英娘連忙站起身,順手把懶洋洋的李令月拉起來。

    李令月想到自己能為薛紹出氣,興奮不已,來來回回把計劃推演好幾遍,“要是他們打不起來怎么辦?那個煽風點火的人一定要慎重挑選!”

    剛巧輪到千牛備身換班,一行腰佩長刀、著綠色團花錦袍的千牛備身迎面走來,打頭的,赫然是用精湛的球技把倭國球隊打得毫無招架之力的執(zhí)失云漸。

    李令月眼前一亮,“大郎!”

    九江大長公主去世得很早,執(zhí)失家的兒郎雖然是大長公主之后,其實和皇室的關(guān)系早就疏遠,大多默默無聞,沒有什么建樹。唯有執(zhí)失云漸深受李治信重,和李唐皇室的關(guān)系很親密,甚至連薛紹這個公主之子都不如他親近皇家,李旦、李令月當著人稱呼他的官職,但私底下喚他叫大郎。

    執(zhí)失云漸示意同伴先走,站在原地,等李令月開口。

    李令月把裴英娘教她的計劃和盤托出,“等到重陽登高那天,你可得幫忙呀!”

    執(zhí)失云漸瞥一眼裴英娘,不必問,這個計劃,絕對是永安公主想出來的。

    李令月等了半天,看他不說答應(yīng),也不拒絕,忍不住催促他,“大郎,三表兄平時最敬佩你了,你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他被人欺負吧!”

    執(zhí)失云漸表情不變,點點頭,應(yīng)承下來。

    李令月輕輕舒口氣。

    裴英娘左右看看,叮囑一句,“執(zhí)失校尉,這事最好不要和別人提起。”

    畢竟是使心機算計別人,不大光彩。

    執(zhí)失云漸背光而立,瞳孔看起來有點像清透的琥珀,“你放心。”

    說完抬腳走了。

    李令月拍拍裴英娘的手,“英娘,你不用擔心執(zhí)失校尉,他會守口如瓶的。”

    裴英娘勉強笑了一下,她完全不擔心執(zhí)失云漸的口風,她擔心的是李令月看人的眼光啊!執(zhí)失云漸就是個悶葫蘆,而且還是個直來直往的武將,讓他去干挑撥離間的事,合適嗎?

    李治針灸過后,換了身干爽的輕紗衣裳,歪在憑幾上欣賞歌舞。看到姐妹倆手拉手進殿,笑著道:“別另設(shè)坐席了,都坐到我身邊來。”

    宮婢連忙撤去準備好的簟席,把盛放茶點瓊漿的小幾移到李治的坐褥前。

    裴英娘和李令月挨著李治坐下,殿里沒有外人,姐妹倆偷懶沒有跽坐,腿一盤,坐得很隨意。

    裴英娘仗著自己年紀小,直接把半個身子靠在宮綢隱囊上。

    李令月有樣學樣,也抓起隱囊,墊在背后。

    舞伎在殿前翩翩起舞,龜茲樂人吹奏音樂,另有幾個戴紗帽、穿彩衣的小童在庭前嬉戲,做出各種滑稽古怪的形態(tài),逗李治發(fā)笑。

    裴英娘細細端詳李治的臉色,看他笑容滿面,氣色比昨天好了很多,心里偷偷松口氣。

    這才有心思觀賞舞曲,看了一會兒,她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能分辨出龜茲樂人吹奏的是什么曲子——儒學士看她實在不開竅,最近試著教她學古箏,前幾天才向她演示過打譜,當時彈奏的正好是這首《春鶯囀》。

    據(jù)說李治有天坐在廊下賞花,聽到枝葉間隱隱有清越的鶯聲,偶有所感,遂命宮廷樂師白明達創(chuàng)作《春鶯囀》。

    隋唐兩朝崇尚胡樂,唐朝的宮廷樂師大多是隋朝舊部,白明達是龜茲人,擅長作曲,曾經(jīng)很受隋煬帝的寵愛。他所作的《春鶯囀》流傳很廣,是宮廷樂曲中的經(jīng)典曲目。

    裴英娘瞥一眼龜茲樂人懷中的鈿螺箜篌,捏捏自己的手指頭,學羌笛是個錯誤,她至今還不能吹出完整的曲調(diào),古箏她也學不來,或許她可以換一種樂器,改學箜篌?

    一曲奏罷,宦者躬身進殿,“大家,太子殿下求見。”

    李治微微蹙眉。

    裴英娘和李令月對視一眼,起身離席,“阿父,我們明天再來陪您。”

    李治揮揮手,讓宦者把她們送到殿外。

    太子李弘頭束金冠,穿紅地瑞錦紋圓領(lǐng)袍衫,面色蒼白,神情郁郁,看到姐妹倆步出內(nèi)殿,柔聲問李令月:“三郎挪出宮去了?”

    李令月固然埋怨李弘心慈手軟,但對這位自小被冊封為太子的長兄,還是以敬慕居多,“大表兄把他接回府去了。”

    李弘點點頭,“三郎是外男,不能久居宮中,搬出去才是正理。”

    等李弘走遠,李令月嘆口氣,小聲和裴英娘說,“六王兄是個好人,就是太好了,總讓小人得志!”

    李弘聰穎仁孝,是個無可指摘的君子,但作為一個帝國繼承人來說,他的心思過于纖細敏感。

    他小時候讀史書,看到書中一些不符合人情世理的故事,竟掩卷嘆息,不忍心讀下去。哪怕屬臣勸了又勸,也不肯再讀。

    他關(guān)心民間疾苦,曾多次上書諫言,規(guī)勸李治放寬刑律,饒恕逃兵。

    饑荒年間,他不忍看饑民挨餓,多次私自命家奴開倉放糧。還曾把自己名下的土地贈送給貧窮的老百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尔康县| 临海市| 江达县| 西盟| 长春市| 梁山县| 蒲江县| 岳西县| 庄河市| 镇沅| 黔南| 凤凰县| 黄石市| 泰州市| 伊金霍洛旗| 赤峰市| 宜川县| 莲花县| 普陀区| 娱乐| 沾益县| 泗洪县| 忻城县| 广昌县| 察隅县| 绥滨县| 崇左市| 祥云县| 霍州市| 电白县| 吴堡县| 阿克| 连山| 昭觉县| 赤城县| 嫩江县| 文安县| 营口市| 镶黄旗| 望江县| 巢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