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村里人得知王大龍回村里了,幾乎全村人都迎了上來。 更離譜的是,一輛車身上寫著,瑞陽市電視臺采訪車字樣的商務車,此時也開到了大王村口。 從車上下來了一幫人,抗著攝影機,手舉著采訪用的話筒,就在現場拍了起來。 “各位觀眾們,大家好!我是瑞陽市電視臺的記者丁靜,現在我們是在黃土崗鎮的大王村,村民們正在自發的歡迎,讓他們過上了幸福生活,讓大王村驕傲的名人。 從大王村走出去的嶺東省大龍集團董事長,同時也是大龍慈善基金會會長的王大龍先生,回到老家大王村過年。” “王大龍先生是我們瑞陽市,黃土崗鎮,土生土長的大王村人,十七歲便闖蕩嶺東省,現在創辦了大龍集團,賺了錢之后不忘熱心公益事業,成立了大龍慈善基金會。” “同時,王大龍富了之后,也不忘回報故里,為我市投資建設了多所大龍希望小學,并斥資二十億元,投資建設了華光精密科技公司,建成后可以解決五萬勞動力,為解決我市的勞動就業,作出了貢獻。” “現在請大家跟隨著我,一起去采訪一下,王大龍先生,和大王村的村民們。” 此時的王大龍,正在和熱情的村里人問好交談。 “王大龍先生,我是瑞陽市電視臺的記者丁靜,我們想要采訪一下你,請問可以嗎?”丁靜走上前,舉著采訪用的麥克風,對王大龍說道。 “當然可以,別的電視臺的記者,我可以不理會,但是瑞陽市的電視臺記者,我可不敢不理會啊!”王大龍用調侃的語氣說道。 “王董事長真是風趣,這次回鄉過年,會在家鄉呆多長時間,未來會不會考慮回鄉發展,為家鄉的經濟發展做貢獻。”丁靜問道。 “這里始終都是我的家鄉,如果方便的話,我會常回來看看的。”王大龍說道。 “至于回鄉發展,我不是已經投資了不少錢,在家鄉創辦了一些企業嗎?實際上我一直都在家鄉發展嘛。” “我的根在這里,我想我是不會忘本的,支持家鄉的經濟建設,以及發展家鄉的經濟,是我作為家鄉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