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發現,鄧州的軍事部署還處于舊冷兵器時代,在人數上雖然是有十多萬人馬,與對岸的高麗國內的倭人人數相當,但相對梁國南方和西南地區簡直就是落后了一個時代。另外,鄧州雖然靠近大海,但是由于倭國正處于鄧州出海口的位置,導致海路不通,無法發展海上貿易。 至于鄧州與內地,除了鐵路運輸外,其余道路都是一片凌亂,城內百姓生活原本就困難,加上駐守在這里的十萬大軍所需要的消費等等,鄧州的經濟發展出現倒退。 看到這一切,武天的眉頭緊鎖。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湯隆,說道:“湯隆兄弟,鄧州經濟發展如此出現倒退,有兩面原因,一面是鄧州與內陸的道路不通,一面是因為海運被倭國阻斷。倭國之事,一時半會是解決不了,至于鄧州與內陸的道路問題,朕想加多一條內陸前往鄧州的鐵路運輸,同時,修繕鄧州通往梁國腹地的道路。這兩條路,朕交給你來安排。” “除了修路外,還有一件事,那就是制造新式武器的事情。西南地區和南部地區都已經徹底平定了,哪里有的是礦石等制造原料。朕要你在半年內,加緊制造出一千門紅衣大炮和六百門榴彈炮。” 聽到武天的要求,湯隆眉頭微微一皺。 良久,他朝武天拱手道:“陛下,不是臣不愿意為陛下分憂,只是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既要修路又要制造新式武器,人手和錢糧恐怕不夠。” 武天笑了,拍了拍湯隆的肩膀道:“關于人手和錢糧的問題,這你就不用擔心。臣讓鄧州所有百姓都交給你,助你修路。只要給他們發工錢,提供吃住,合理的安排工作時間,鄧州百姓念到這是為他們自己謀福利,一定會全心全意投入到修路事情當中。而你的制造局的人便可以騰出手來,專門制造新式武器了。” “至于錢糧問題,朕可以命令從中原和遼地哪里征調。遼地修整到現在已經兩年了,錢糧肯定充足。要是實在還不夠的話,還可以從江南地區和嶺南地區調遣,這兩個地方可是咱們梁國富庶之地。” 聽到武天這話,還有一絲猶豫的湯隆,這才徹底安心下來,連連點頭,笑道:“既然陛下已經安排的如此周密,臣也沒有什么好說的。臣一定會盡心盡力,全力以赴,爭取在半年內將這兩件事給辦好。” 武天點頭。 鄧州的老百姓們看到武天出示的榜文后,得知梁國要修建鐵路和道路,發展鄧州經濟,改善鄧州百姓的生活時,異常歡喜,踴躍報名,前往修筑鐵路和道路。 僅僅三天就有上百萬鄧州百姓報名參加。 湯隆花了七天的時間,從上百萬報名的百姓里面選擇出了四十萬年輕力壯的百姓參與鐵路建設,又從剩下的六十萬百姓中挑選出二十萬,負責修建道路。 剩下的二十萬百姓,負責做飯,戒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