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貞英晉封王謐當瑯琊王,這樣的操作,老實說,自從旨意頒布,司馬家的人就完全想不通。 這是為什么呢? 為什么要這樣做? 如果王貞英聯(lián)合王恭,把持朝政,對于司馬家的人來說,可能還更容易理解一些。 然而,王貞英既沒有扶持自家大哥,也沒有自己把持朝政,而是把一干麻煩事全都扔給了王謐! 這個美男子! 以往看起來和太后幾乎是毫無關系,并無任何密切舉動的那個異軍突起的北府主將! 王謐的起勢實在是太過迅速,以至于,很多不在建康城做官的大臣還都沒有緩過神來,北府這樣一支重要的軍隊就已經(jīng)全都掌握在了王謐的手中。 為什么王貞英會和王謐攪合到了一起? 該不會是早就有奸情吧! 一個是風韻猶存的年輕太后,一個呢,是風靡建康城的翩翩貴公子,這樣迅速的,又緊密的聯(lián)合到一起,甚至越過了親情,把王恭都甩到了一邊。 在人們貧瘠而又復雜的想象力當中,自然會認為這一對年輕男女是有私情的。 要不是有私情,王貞英為什么要甩掉自己的親哥哥,反而支持權臣王謐? 雖然猛然間看起來,確實是王謐更加有實力,更能給王貞英撐腰,但是,王恭畢竟是她的親大哥,并且在司馬曜還活著的時候,就是位高權重之人了。 放著這樣合適的人選不去合作,反而依靠王謐,這是能夠用常理解釋的嗎? 這當然不能! 于是乎,最能夠解釋的,就是男女私情這一塊了! 如果男主角不是王謐,可能司馬家的人還不會展開太多的聯(lián)想,可偏偏就是王謐。 這個人,一向是很有女人緣的,沒有任何的利益糾葛的時候,那些女人還像打蒼蠅似的,圍著他嗡嗡叫,就更不要說是現(xiàn)在了。 本來兩個人就有利益合作的關系,而王貞英呢,又是個世家女子,王謐的出身也是極好的,那是絕對有共同語言的。 只有他們兩個勾搭到一起,才能夠合理解釋當前王貞英的所有反常舉動。 哈哈哈! 想想看,按照司馬尚之等人的想法,那么,王貞英這位太后屬實是罪大惡極,罪無可恕了! 謀殺親夫! 還和小郎君勾搭到一起,出賣大晉的利益,把權力都交給了情人! 就算是要找,哪怕找同樣姓司馬的也成啊! 好歹,那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肉爛在鍋里! 可她王貞英找了外姓人,這如何使得?這不就等于是把司馬家給出賣了嗎? 大晉是沒有哲學著作金瓶梅,要不然,王貞英非得被扣上一頂潘金蓮的大帽子。 當然了,從客觀上來講,王貞英的所作所為可比話本里的潘金蓮惡劣多了。 就算潘金蓮的手段再惡毒,她做的事,不過是傷害了有限的幾個人而已,完全屬于閨中秘事的范疇。 哪里能和王貞英相提并論,這里可是出賣了一個家族,一個朝廷,是絕對你死我活的大事! 王貞英如此作為,司馬尚之他們如何能夠容忍? 當然不能忍了! 但是,他們不照樣還是忍了半年多嗎? 那個時候,他們就改姓了?還是不是男人了? 那,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鬧事是一直都想鬧的,那是一顆種子,就深埋在司馬家人的心中,只不過,那個時候,王謐以及他統(tǒng)領的北府軍還在都城,那可是雄雄大兵,司馬家的人,他們的兵,哪里打得過? 根本就不是對手! 要知道強悍的氐秦軍隊,都連連在王謐統(tǒng)領的北府兵手下吃敗仗,司馬家的兵,連氐秦都打不過,又如何可以和北府兵相抗衡? 這個時候,司馬家的人心態(tài)就很有意思了,仿佛北府兵已經(jīng)被開除出了大晉的軍隊序列,和他們沒有關系了似的。 不管怎樣,王謐在建康,他們就不敢動作,而王謐走后,很長一段時間,司馬尚之也不敢輕舉妄動。 都是因為懼怕王謐突然折返,或是走的不夠遠,半途回來把他們消滅了。 那可如何是好? 我們這一群司馬家的人,那可是只能撿軟柿子捏的,別指望我們去碰硬骨頭。 第(1/3)頁